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729 1
2014-09-05

春城漫步

美丽的喻家山带我走进另一个世界,告别时既有难舍之情也有漂泊之苦,但更多的是习以为常并且引以为乐。我爱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世界,那是屈原陶渊明去过的长满花草的河边,那里的河水、星星、水手、吊脚楼让人心里柔和。

云南的白云无尽时,这神奇的地方把我的心牵动。凌晨从昆明火车站出来,走在大理石铺成的街道上,天上一轮明月、地上几颗夜明珠,仿佛是到了海底的宫殿。昆明,你好!我是来龙宫探宝的,我来到我的精神家园了。

漫步春城,我感到了古城的深邃。“金马”“碧鸡”两块门坊与太阳同辉,明朝的建筑、青石板广场以及日月交汇的传说为古城穿上了梦的衣裳。广场粗大的石柱上刻有古代云南文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诗句,刻有行走在茶马古道和挑着青梨吆喝的古云南人铜像。昆明百货大楼等建筑使这里繁华高雅。正义路步行街在灯光下金碧辉煌。“忠爱”“正义”两处牌坊,既是近代史的记录又可见儒家文化在这里的影响。昆明的街道不长却令人新奇,有的是以住过的名人作为街道名,有的是以“祥云”“古井”引起人们的想象,“织布巷”充满劳动色彩,“富春街”让人知道江浙人明清时候就在这里经商。昆明古城片区古色古香又富有生活气息,云南有丰富的特产、可口的美食。这里的聂耳故居是两层的木房子,里面的天井使得人与自然亲近。昆明城青松遍布,正义路上是梧桐树,钱局街则是桂树成阴,中小学、幼儿园等单位让人感受到祥和的气氛。昆明的东西寺塔,是当年大理国五百年辉煌的记录。那随处可见的寺院,是云南文化和各种文化交汇的象征。云南是音乐之乡,我漫步春城耳边响起“小河淌水”的音乐。

漫步春城,我感到了你的灵性。翠湖从明清以来就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相连,是一派热闹景象。我常从丁字坡走到翠湖,这是明清通往贡院的必经之地。四周的建筑与翠湖相协调,路上挺拔的青松仿佛是刚毅、正直、自然的云南人。湖边的古木有的参天,有的斜倚水面,都怡然自乐。湖水波光盈盈,空阔处蓝天白云倒映,岛上楼阁掩映在绿树中。橘黄色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令我追忆蔡锷、唐继尧发动的反对帝制的重九起义。唐堤上花草遍地、树木奇异,深秋的荷塘依然是荷叶玉立,那边翠竹遮住望眼,阳光穿过,地面上竹影婆娑。过了小石桥,可见湖面上杨柳依依,天鹅游来游去。观鱼楼的走廊在水面上曲曲折折,画阁飞檐疑是蓬莱仙境。清朝云贵总督阮元筑的堤上,“燕子桥”“翠湖春晓”几个字十分典雅。桥上时见麻雀悠闲、蝴蝶飞舞。清风徐来,湖波荡漾,古木姿态万千。音乐声从水面悠扬飘来,那是各族人民在水月轩、聂耳广场尽情歌舞。冬天里海鸥飞满翠湖,悠闲在水里、堤边、树上、游轮上。万鸟齐飞的时候,游客一片欢呼。石拱桥那边有弹劾过和珅的云南人钱沣写的“北涌文风”。从丁字坡走过去,爬上九十五级石梯,就来到唐继尧建的会泽园,古贡院遗址的石上刻有“至公天下”几个字,这里有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故居。会泽园和对面的西南联大旧址曾经大师云集、灿如星河,猖狂的刘文典教授也为春城增添了光辉。古树下闲坐,看高塔上白云,听悠扬的钟声,阳光洒满枫树林。

漫步春城,处处是赏心悦目。大观楼内连天水草无穷碧,这里的天下第一长联也是云南人写的。鸣凤山里,阳光灿烂,明朝建的老子圣像、真武大帝庙以及三个铜殿都掩映在古木丛中,有小桥流水相伴。深冬的世博园里蔬菜、瓜果遍地。民族村里树木、流水、村落棋布。观景路一带,碧水荡漾、繁花似锦、树木郁郁苍苍。海埂公园里,五百里滇池之水浩浩荡荡,在阳光下银光闪耀,风起时波浪拍岸,樟树蔚蔚、海鸥翔集,近处西山绵延起伏,远山隐隐连接蓝天白云。爬上西山龙门,昆明城像灿烂的明星浮在滇池,背映蓝天,焕发出万道霞彩。

漫步春城,让人的思绪穿越时空。隐隐远山,那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家园,形成了他们崇尚自然、追求精神愉悦的文化,多情浪漫的云南人喜欢穿上自己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楚国将军庄蹻入滇时,尊重其风俗、因循自然,云南文化自古独特,保持了中华的多元一体。云南人郑和下西洋是各文明交汇、世界一体形成之时。沈从文描写的朴实的边城已经消失了,留给人们无可奈何的悲哀,神奇的云南如何继续保持自我呢?


罗平游记

从昆明坐火车而来,在古朴的罗平县城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乘那种农村运输小车到金鸡村看油菜花。这里地势平坦,无边的菜花与天相连,一座座小山矗立在菜花丛中,花中的大道将游客的心引向天上人家。这里的菜花早已成熟,到现在是更多的翠绿中夹杂些金黄,更有色彩。螺丝田的油菜花是另一番风采,在山腰俯视山谷,山是一座座相连,每座山上一层层梯田环绕,菜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翠绿中有更多金黄。山谷云雾缭绕,梯田朦胧一片,房子隐隐约约。走山路到干河村看个真切,依山而建的两层的农房都有露天院子,这里看到的是朴实悠闲的当地人,听到的是马和羊的叫声,闻到的是高粱做的肥料的气息。在这里的农妇家吃饭,走进菜花田就带着醉意。田间小路上有块块山石,白的豌豆花和红的桃花点缀在金黄中,菜花是高低起伏一片,远处是山。这里鸟声婉转,蜜蜂嗡嗡,白蝶飞舞,百虫歌唱,小河淌水,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我是在油菜花的怀中长大,满怀重返自然的喜悦,陶醉在这美丽神奇的地方。

坐农村运输小车到九龙瀑布,大道平坦笔直,令人十分惬意。车上远地而来的可爱的人们,都向往云南这原生态的美景。大约山中的水是爱热闹的,一进入景区的门,就听到水声哗哗,看到泉水奔腾了。一座大桥映入眼帘,桥下几条白练倾泻而下,在一大片石坡上潺潺地流,又欢快地聚在一起,形成一层层耀眼的白练汇入绿潭去了。遥望潭水,绿得像山中的翡翠,绿得像这河边的凤尾竹,绿得白光一闪一闪的。这里的泉水、青草和绿潭,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让景区显得幽深。漫步桥上,近看河中绿水悠悠,远看山峰遮住望眼。过了桥,走在青石板上,右边是山,左边是湖,树木、凤尾竹、山峰时时倒映在碧绿的湖中。隆隆的水声传来,牵引我走下石梯,就看到山腰挂着一条条瀑布了。泉水倾泻在宽宽的平台,又形成一片片瀑布,都奔向清清的绿潭。潭中水悠悠地流向乱石堆来,乱石像座座小岛被水环绕,溪水在石缝间流淌,石缝中的小溪奔腾着浪花。这清澈而又清凉的泉水,让人神清气爽,不意间流进游客的心里去了。溪水那边是田园风光,田间住着农户,远处是山。

从罗平县城到多依河景区,山路千回万转,途中美景不断。有时四面是山,有时看到旷野一片;山坡上,谷底中,时时见菜花一片片,都是金黄耀眼;有时见到水田、河流,河边时有人家;最神秘的是山谷中的河流,静静地流向那幽深的地方去。旅途中的山雨带来清凉,也增添了这山中的青翠与朦胧。那一条碧绿的河,有时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有时被树木青草掩盖,有时又躲藏到山中去了,那就是神秘的多依河。多依河景区的门口,聚集的是穿着布依族服装的本地人,卖着小吃和手工艺品,县域旅游的开发也让他们增加了收入。我到山上布依族人家做客,房子高低错落,掩映在凤尾竹和古树丛中,屋前屋后的菜园里都长着菜花、蔬菜还有杜仲树,鸟儿不停地婉转歌唱,一声声让人心醉。这里四面是山,山谷里也是金黄一片。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山上的清幽,这里吃的烤肉也只有本地的水、空气和阳光才能做出。第二天一早下山游览多依河。多依河像翠绿的长带,河水轻轻地流淌,河面蒸腾着水气。岸边有菜地,岸上树木茂密,树木大都斜倚在水面。蔬菜、菜花、树木和山峰时时倒映在碧绿的河中。河中有时乱石遍布,河水就从石缝里流过。多依河的瀑布,有的在乱石中倾泻出好多股,有的在细缝中流出一股来,有时一层层瀑布让人满眼皆白。河上时见水车转动,为多依河增添了古朴风韵。这里的花米饭、烤野鱼和烤野猪肉,让人不忍离去。那边几座山隔断去路,山下是菜花一片,河水在浅浅的石床上轻轻地淌过去,流向山中不知何处。

年设盐兴县、五八年并入禄丰县并设镇。

山石与白雾

从滇北归来的时候,我最不能忘怀的是会泽的山石与白雾。

从昆明乘汽车到会泽,亚洲第一坝处山色秀丽、碧水荡漾。此后的滇北处处群山绵延、直上云霄,满眼的石头点缀些薄薄的苔藓,仿佛是苍劲的老人的脸。
    漫步在会泽老街的青石板上,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百年老字号商铺让人觉得古朴悠深,古城内有小桥、流水、杨柳。唐继尧故居、江西会馆就在这宁静幽深的古巷中。唐继尧故居的大门写有康有为先生的“号令风雨肃”的字样,庭院中艳丽的玉兰花映衬着风流儒雅的唐继尧铜像,重重门上的楹联赞扬着这位“重九起义领导,护国讨袁功勋”。这位儒将在这四合院子度过童年,十五岁考取秀才后就再也没回来了。江西会馆内,古钱币让人知道这里是古印铜之乡,各样的奇石让人联想起唐继尧代表的滇北人精神。古城外金钟山上,石梯弯弯曲曲,处处青松茂密、奇石遍布,山顶上的古建筑内文昌帝端坐着俨如严肃的主考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修筑到达曲靖地区的五尺道,因而这里看到的不是少数民族风情而是汉文化的辐射。
    坐绿色的农村小客运到历史文化名城娜姑镇,那壮丽的山石仿佛说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泽人的母亲河以礼河在大山间潺潺地流淌着。以礼河发源于亚洲第一坝的水库,群山环抱的绿色的田野中河水白闪闪的,河岸的柳枝发出嫩芽招摇着,伴人走进有着更深文化积淀的乡村。娜姑镇旁的田野中,以礼河的水汩汩地流向湖中,白白的湖水在风中荡漾,这里翻地的农人仿佛很悠闲,让我依依离去的是有着神奇传说的白雾村的一片雾。
    白雾村坐落在山坡下田野上,街子上做生意的人们都很悠闲,“白雾招来四方客,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对联引人注目。这里有许多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古房子。雍正年间的文庙保存完好,财神庙和古戏台已经修复,而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刘家大院、郭家祠堂都居住着当地的人们。观音庙是一片残败景象,大门的泥壁摇摇欲坠,残壁内古碾盘都散落在地上,院子内种着各种蔬菜还盛开着桃花,但这废墟显示出白雾村的文化底蕴也别有风味。成群的孩子玩着吵着,老人们在自家门前悠闲地坐着,麻雀嬉戏在地上、房顶、树林和废弃的泥壁上,家家喂的马和羊叫声不绝、一片祥和,夜晚在古戏台旁的广场跳舞的人们让人感到这里精神的愉悦。这里的茴香菜炒鸡蛋、野生小鱼、香肠和米线历史悠久、味美无穷。
    田野中一块块庄稼让人心里一片绿,那弥漫的白雾仿佛说着“霭霭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里的洼地以前是一片湖,白衣仙子常来湖中嬉戏,白雾就是她们轻盈的衣裳。我在田里和几个摘菜的农妇聊天,还认识了玩着泥巴的三岁的赵成小女孩和七岁的赵云龙小男孩。我到晒着太阳的老人家,坐在草凳上一边吃苹果一边看鸡,想到的是卢梭说过的“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才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
    当我看一家古房子的时候,认识一个读初中的很有灵气的女孩,她妈说供不起她了,我感到叹息。白雾村委会是在民国时期团总陈炳的大院中,我第三次才找到工作千头万绪的支部书记李长才同志。他认为要提高老百姓收入光靠种地不行,他们正在筹资修复古建筑,将洼地重新改成湖,过不久前来旅游的人会住得更好、吃得更好,现在还是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春节期间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就引来了许多人们。
    我坐着摩托离开白雾村的时候不住回头,想到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多的人们会在心中带走这里的山石与白雾的。
    行走在滇北,我不能忘怀会泽的山石与白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6 10:06:04
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