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31 11
2014-09-21
       近代以来斯密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但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甚至不够坚决,认为土地、资本也能产生价值。斯密这样思考,是与时代要求密不可分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斯密重视的是创造更多的价值,鼓励更多的劳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根源》一书就是这样的目的。斯密也为后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确立了方向:研究财富的创造,研究效率。他们更多地诉诸企业主的经验。
    
     马克思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根本的改造,把研究的中心从财富的创造转到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更抽象地确立了价值的概念。恩格斯曾经用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中的狭隘交换的例子来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大错特错的,要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上升到极高的抽象层面,而不是一般性地诉诸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的特点更加显著,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打破一切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所以只有从人人平等的角度才能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而资本主义在打破一切藩篱的同时,也因其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遮蔽的特点,同时也在制造新的藩篱(人类只要不想陷入那种打破、产生、再打破、再产生的永世循环,就必须革资本主义的命),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又是时时地地存在的,伴随其命运始终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只从经验的层面,是无法真正认识商品价值的本质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本质,价值规律(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实质。所以马克思更多地关心社会的公正平等问题。斯密不关心这些,因为他相信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力量会把一切都美化的,后人搞出了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因为相信看不见的手(而且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市场的力量的确是很大,相信市场,就是相信更好得很未来发展),斯密把自由主义、效率至上演绎到极点。但不幸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阶级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失灵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分析,有力地揭示了这一点。马克思看不到或不重视资本主义政府能够在管理经济上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主张暴力革命,主张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为其主张作了最好的诠释,但其敌人或不主张彻底变革的人认为可以试一试资本主义政府的那双手,毕竟马克思《资本论》中也大大赞扬英国的工厂巡视制度,那不就是政府在管理经济吗?而且两次世界大战及苏联的竞争也逼得资本主义国家要变革。凯恩斯生逢其时,搞了一个新的劳动价值论,但这个劳动价值论(凯恩斯并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去深究劳动的本质,而只是形式主义地利用了劳动作为分析的度量单位)不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前景,而在于充分就业,在于社会稳定。因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危险,通过搞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凯恩斯指出市场的一般均衡点很多,那个带来充分就业的均衡点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靠政府的投资拉动才能达到。只要通过政府的努力让想劳动的人都能劳动而得食,哪怕政府组织每天挖坑再填坑都可以,所以就出现了经济学上的笑话:一场车祸不是造成社会的损失,而是拉动了GDP,因为有车祸,很多人都要付出比没车祸更多的劳动。凯恩斯革命挽救了西方(但实际上也没挽救,当资本主义政府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干预经济的时候,政府这双手也失灵了),但使世界的鸿沟加深了,一边是繁荣的西方发达国家,一边是落后赤贫的发展中国家,另外,资本主义的无节制浪费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斯密时代只考虑一国如何发展,马克思时代考虑一国如何会发展受阻,凯恩斯时代考虑一国如何稳定(对其他落后国家强权状况下的稳定),只有马克思的思路才能跳出一国的范围,寻找地球问题的地球解决办法。当然,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说明了从一国跨越到全球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不得不从一国做起;但中国要走的路,应该是立足全球发展本国,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南北鸿沟,人地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那才是满园春色。

  市场自发的力量会分出不同劳动的高低贵贱,计划用人力的设计也分出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如八级工),市场与计划都没有可能消除劳动的不平等,也就是人与人的不平等,有没有第三种力量呢?市场和计划分别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第三种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手段。列宁时代有列宁的思想手段,毛泽东时代有毛泽东的思想手段,而西方也有其思想手段,如宗教、自由主义传统、民主传统等等。西方的思想手段也可以说是长在西方发展的肉体上,是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从而在西方显出是一种持久的力量。而列宁、毛泽东的过世,带来的是革命后时代,是他们的思想手段被怀疑甚至被遗弃的时代。当代中国需要新的思想手段,从中国古代汲取,从西方汲取,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革命前辈那里汲取,中国也将在自己发展的肉身上长出持久有生命力的思想手段,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思想手段,也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吧。在一定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文化的基础上,市场依旧,计划依旧,社会主义也可以建成,也就是说,一个公正的、平等的、劳动得到最多尊重的社会也可以建成。
    
     当然,生活方式是受到生产方式制约的。当代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方式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一些地方,旧的机器压迫人的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但在生产力极大提高,机器人广泛运用,电脑普遍操作,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现今时代,每一个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摆在突出的地位,一旦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一次不靠革命思想的鼓动而突破物的遮盖,生产中人的关系不再被物的关系牢牢缚住,社会主义也就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牢固的物质生产关系基础。如果说列宁毛泽东时代靠革命的权威将人的关系实现在生产领域的话,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则实现人的关系去蔽化的作用物由革命导师的权威变成了知识,教育,无处不在的对劳动者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商品再也不是人生存的威胁,而成了人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驰骋才智的大舞台或手段。一种新的劳动价值论将要生成,这种劳动价值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论,就是通过逻辑架构展现现实生产中人的关系,问题已不再是或不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而是知识和劳动的对立及知识和资本的对立,或者说在传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劳动对立中加入了一个与资本一样强大的知识的中介。社会有组织运作的结果是使知识屈从于资本去剥削劳动者,还是使之服务于劳动而有力地制约资本,成为社会中矛盾斗争的关键,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义利、善恶之辨又有了新的意义,从古代中国跑到了当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1 21:17:55
亚当。斯密 影响李嘉图 ,李嘉图影响马克思,最近在看国富论,确实有些晦涩难懂,而老马先生的资本论也看了一半,表示惭愧惭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1 21:3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09:03:32
他们的观点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顺应时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2:53:50
劳动的价值是用劳动所得的产品的价格来度量的。而价格一旦产生,就替代了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3:37:17
现在天朝在大力提倡要很好的运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楼主倒把那只手说得千疮百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