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莱斯在百货转型潮中似乎成为高频词,“名牌+折扣”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或将成为百货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百货异地扩张的新尝试。
    8月22日,天河城百货正式进驻东莞“第一国际”购物中心,以奥特莱斯业态经营,两层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以经营国内外约200个品牌的折扣商品为主。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天河城百货做奥特莱斯起步早、成功案例多,在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此次选择“第一国际”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高层次消费群体的有力支撑,为其连锁发展探路,也不失为一招妙棋。据悉,天河城百货明年将在佛山南海会同样以奥特莱斯业态落子,已与佛山南海地铁金融城签约,预计面积达2.9万平方米。
    事实上,多个百货公司都在积极发展奥特莱斯业态,包括去年摩登百货光明广场店、广州友谊时代店都转型奥特莱斯,还有王府井百货宣布着力发展奥莱业态,去年中,旗下拥有百货、超市等业务的零售集团上海友谊集团股份第4个奥特莱斯项目开业,并对外称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布局8到10家奥特莱斯广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定位中高端的百货做奥特莱斯,其性价比优势确实能带来可观销售,是拉动销售增长的新点。据广州本地最早接触奥莱业态的百货天河城百货内部人士透露,此前原本定位为“精品百货”的白云新城店根据市场需求转型为奥特莱斯后,商品销售同比增长达45%。受大环境影响,百货正价店只有个位增速,有的甚至负增长,而奥特莱斯店却逆市双位数增长,确实给企业带来销售帮助,也帮助正价店的品牌销库存。
 
    广州奥特莱斯业态早在2001年时就初现端倪,以折扣店、特卖场等形式蓬勃发展,迄今已成为继百货、购物中心之后的又一大零售业态。资料显示,8年前天河城百货在番禺万博中心落成首家“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该店年均销售增长超过30%,广州友谊和摩登百货也曾表示,转型后奥特莱斯店确实带来更好的销售业绩。
    传统百货借奥特莱斯业态在销售上有所增长,在行业中也更具竞争力,但从转型模式看,仍面临一些问题。
    国内百货转型奥特莱斯,商品均来自正价店库存,品牌多是国内品牌,而国际所称奥特莱斯是品牌折扣店集合的模式,货源更丰富,有专门的工厂线生产,折扣空间也更大。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分析,以国际上表现优秀的奥特莱斯标准来看,目前百货的奥特莱斯店还没有与更大型的掌握国际品牌资源的集团合作,只零散地入驻一些国际品牌,此外国际主流奥特莱斯大部分折扣是3折,广州的则都在5折左右。
    因百货店本身多设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直接转型奥特莱斯租金成本高,薄利多销也存在压力。黄文杰表示,以广州较大的几家奥特莱斯店如摩登百货北京路店、广州友谊时代店等选址来看属于都市型,地价都不低,加上日益上涨的人力等成本,要最大限度让利消费者会很难。黄文杰认为,奥特莱斯选址需做到离市区足够远,地价便宜,但又得交通便利,才能辐射更广。
   20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