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或成下场危机发源地  本周发布的第16期《日内瓦全球经济报告》给出了令人悲观的数据。报告表明,全球各国并未在去杠杆化方面取得进展,而新兴市场或将成为下一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其中中国和“脆弱八国”又将首当其冲。
  《日内瓦全球经济报告》称,“首先,尽管进行了许多高谈阔论,我们并没有在去杠杆化方面取得进展;其次,高负债水平抑制了增长;第三,前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总的来看,全球金融行业的负债水平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而且美国等部分国家的家庭负债也小幅下降,但ZF负债的增长已经远远抵消了这个成果。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就埋下了风险,他们(新兴市场)可能成为下次危机的震中。尽管发达市场的杠杆比率更高,但近来新兴市场的杠杆化速度,特别是亚洲,着实令人愈发担忧。”
  该报告在聚焦中国之外,也提及了“脆弱八国”,即阿根廷、巴西、智利、印度、印尼、俄罗斯、南非和土耳其,这些国家自危机以来的杠杆率都大幅升高。
  市场分析人士成,通常都是如此,当中国等地的潜在增速开始减退,或许已经不可逆转之时,杠杆化突然开始成为一条“妙计”。不幸的是,采取杠杆化(特别是很多时候是用于支持低收益项目),只会进一步限制未来的潜在增速,放大经济自然放缓的效应。
  目前,中国的生产率增长速度约为2006年时的一半,而且劳动年龄人口将很快下降。这类因素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而举债来应对这种放缓恐怕会有副作用。
  自2008年以来,中国总债务(非金融业)增幅为GDP的72%,年增长14%。相比之下,这是金融危机前、美国和英国在次贷泡沫时期年增速的约两倍。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ZF债负并没有那样沉重,因此还有余地在必要时出手救援。也就是说不会违约。更可能的情况是,中国通胀加剧而人民币贬值,将减轻债务的负担转移给外国投资者。
  这会导致全球出口需求降低,以及投资者在中国受损,从而伤害全球经济。由此可见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人民币贬值再次让“货币战”成为新闻头条,请不要太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