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180 21
2014-10-26
    发帖并无任何针对个人与学校单位的意思,只是让我们去关注目前科研反腐,反伪环境下科研的所存在的一个事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论文抄袭,人大经济论坛自[学术抄袭举报]  一栏设立以来,经常都能看到XX抄袭、XX重复发表等等一系列科研不严肃现象。值得大家去反思,去追问其中诸多缘由。    那么本人对“[学术抄袭举报] 抄袭太明显了 ”的一些事实进行说明:
    首先,且不论该学生“杨伦”是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写作能力,只请问,这样一篇论文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若是没有课题资金资助难以完成,进一步问滇池水质的环境经济分析需要什么知识结构与学术能力才能完成?地处北京高校的一位本科学生能来有能力来完成呢?
    其次,会员hcc2004对此事有所关注并发表了对论文审稿与抄袭的观点,王老师的论文《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水质改良非市场价值评估》在《长江流域**》收稿日期为2013年1月,2013年10月发表;确实从表面看不出什么,但我们能够从专业角度去看这一论文,较好的期刊投稿需要初审、外审等一系列程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期刊与作者都难以有效监管,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剽窃学术知识的问题。这对于期刊与审稿人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三,杨伦同学作为一名本科生,若受过专业系统的科研训练,也不可能去抄袭他人的论文。但抄袭了他人成果,这样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什么人才。更何况论文发表正处于“保研直博”这一重大个人利益问题上。
    第四,目前我国高校仍有较多诱惑利益,比如各种奖学金、保研直博,这些本来是真正的有学识有能力的学生本应该获得的荣誉。却在各个高校被无情地扭曲,当下各个高校研究生为获奖学金疯狂地卖版面发表一些根本没有用的小文章(根本不能叫论文),展露的个人贪婪的一面。等等十分丑陋的现象不胜枚举,所以说我国教育质量在不断地下降,《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了社科院、北师大等教授关于中国教育的回报率在逐年降低的观点,我个人十分认同这一观点。
    最后,引用哈佛大学教授Rema Hanna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hing-Yi Wang发表了NBER工作论文《Dishonesty and Selection into Public Service》中的观点,《Dishonesty and Selection into Public Service》通过实验经济学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结论:作弊或生活中愿意为利益欺骗他人、道德意识较差的学生,更愿意进入ZF工作。那么教育的失败是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腐败的ZF吸引了一批不道德的人为之工作。这一研究成果也反应了当下中国典型形象,所谓的精英团体去了ZF,但官员却更像痞子而非人民公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26 23:08: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6 23:16:02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7 09:14: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7 12:18:07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7 13:01:59
唉,有什么办法?现在连贪污都不怎么处理,除非捅到中纪委,或者遇到一两个有良知的官员才能真正查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