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把劳动力耗费定义为价值,接着把工人的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区别开来,这样他貌似找到了一个什么“窍门”,解开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所谓秘密。换句话说,工人的劳动力创造了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也就是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被资本家用来生产,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更多的商品,两个商品量之差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首先,劳动力是一种商品,那么工人和资本家就是两个政治地位权利地位皆平等的两个公民之间正常的交易或合理的买卖。资本家把自己购买来的商品用于何处,怎么使用,使用后得到什么利益,与交易的出卖者何干?同样的道理,工人换取资本家的工资货币后拿去做个小买卖什么的,赚取了比原工资更多的货币,是不是可以说工人无偿的占有了比资本家支付的原工资货币更大的价值?
 
        此外,劳动力商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本身就是储蓄待发的劳动力耗费,像自然资源一样,不再经过其它劳动力耗费取得。二是它是消费中的使用,使用中的消费,伴随整个劳资协议下的生产过程,不像其它商品那样,交易完成,买卖双方拿到对方交换物就各自走人。因此,劳动力商品在生产中的使用调配,是其商品特点决定的,道德上与对工人“驱使、奴役”毫无沾边。
 
              其次,劳动价值论把社会平均劳动当作社会必要劳动,实际也就是把平均生产率所代表的劳动时间当作商品所含劳动量的计量时间,这种和稀泥似的方法看似简单利索,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反智反进步的倾向。劳动者能力有限,出勤日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有限,每个生产组织为了获取更大利益,无一不是想方设法通过增加科技含量的“有机构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无论这样的生产组织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存在公不公平,合不合理的道德问题,它增加了财富,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极速进步的事实不容否定。而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但必须向更低的平均生产率看齐,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则越小。价值越小,交换能力则越低,交换以价值为尺度,得到的交换物则越少。换句话说,无论你生产再多的产品,你也只能跟平均生产率的生产组织得到相同的交换物。这样的理论十足一种“落后有理论”,落后代表价值大,交换能力高,不仅显现出自身的荒谬性,而且还暴露出自身反人类的反智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先进落后一个样,这种理论盛行的社会哪里谈得上什么进步可言?完全是鼓励落后。从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指导实行共产经济的国度看,这种理论的反智性无一不在实践中完败,这也就毫不奇怪了。
 
        再其次,既然劳动力商品不是由劳动创造的,没有经过劳动力耗费,也就不能用劳动量来衡量计量,那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找到什么方式来衡量计量呢?马克思当然不会忘记,那必定是工人的“生活资料”,通俗的讲就是基本生活消费,甚至不惜被夸张为“生存资料”。于是,用工资代表的“生存资料”对比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两者经过货币化通约对比量差,或者对应两者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差,后者大于前者,所谓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的价值之差就看出来了。
 
        这种“喂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理论,具有多么令人动容的道德情操啊!善良的人们往往曾一度被这种感情牌所击倒而时常表现出失去应有的基本判断力。对于价值量或劳动量而言,既然“草”与劳动力是相等的价值量或劳动量,那么被创造出来的“奶”所包含的价值量或劳动量也不就是与“草”相等的量吗?众所周知,“草”与“奶”的差别只是使用价值不同而已,而使用价值之间是无法对比大小而形成量差的,正如长度与重量不存在两者之间的比较量差一样。如果与货币通约,按劳动价值论的尺度论观点,两者价值量或劳动量相等,“草”与“奶”之间没有劳动量的量差,通约后排除其他因素不论,两者的货币量也不可能有差别。
 
        当然,马克思会争辩说,“奶”里均摊着劳动量,现在被劳资间各拿走一部分,这样工人不就只得回自己部分的劳动量,另部分劳动量不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吗?你是这样算账,资本家可是根据你的理论这样给你算账,即既然你说工人拿到的部分仅是“生存资料”,而“生存资料”又与工人的劳动力代表相等的劳动量,不就代表工人得回了自己相应的劳动量了吗?这种算账的算法本来就是你马克思自己发明的,你马克思必应先回答自己的问题,即“生存资料”的价值为何等于劳动力的价值。可见,用劳动量的“凝结”贯穿“草、劳动力和奶”三者使用价值的全过程,那是绝对得不出任何劳动量的比较量差的,而三者使用价值更无从比较,哪里还得出什么谁“占有”谁的剩余劳动之说呢?
 
        至此,为了理论自圆,马克思要么放弃“生存资料”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的假设,重新寻找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来源,要么推翻自己的“无偿占有”理论,承认工人只是劳资合作生产的劳动者之一,所得分配部分是其劳动力价值量对应相等的商品量。对此,马克思当然已作古而无法回答,那么只能请当今的马克思辩护士来回答。二选一,马辩士该做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