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zr 发表于 2015-1-11 09:29 
理解有误。马克思认为最理想的共产社会根本不存在商品和交换,全社会“按需分配”。
下面是我3年前所写的帖子《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按劳分配、循环经济与一些价值公式》之中的一段话:【"因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满足了两个条件:物质生活资料大大丰富;社会的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兼备;因此,没有作为剥削现象的社会剩余价值存在。剩余价值m被劳动者们在已经获得了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次分配,作为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不存在,而由于劳动者得到大于必要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因此作为个人的剩余价值虽然还是存在,不过这主要是一种相对低层次的必要生活资料的暂时满足,而随着人们自身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使用价值的扩大,由于把这种剩余的劳动时间投入到更加高层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生产之后,这种原先的剩余现象就会转化消失,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作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的出现。马克思在《资本论——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133页之中说:“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够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在那时,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从而他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剩余劳动中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也就是说,这种必要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社会准备金和社会积累基金。”
这时,社会的主要分配原则已经不是原先那个劳动力价值v1为主分配原则,而是按照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价值L来作为新的劳动力价值v2,这时L=v2,也就是说必要劳动耗费=社会劳动回报,这样,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价值c不管是产权归谁所有,如果按照L作为依据来分配,那么,那个社会至于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好像并不重要了,因为,已经界限模糊不清了,呵呵,这就是人间仙境、极乐世界呀!劳动已经成为第一性需要了,你劳动付出的多少都会转化为社会必要的使用价值,从而也自然最后会归回自己成为自身的使用价值,用现代物理学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熵耗损几乎为0的超级节能的循环经济系统,它不仅仅如此,它还绵绵不绝的从大自然、从宇宙之中吸取人类社会需要的养分,日益让“人”这个生物种族强壮、优化。。。。。。以致永远!"】
可见,马克思的按需分配就是均衡状态下,以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价值作为依据定价的按照劳动力价值付出多少的分配,它是个人劳动者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交换,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因此,最理想的共产社会不是根本不存在商品和交换,而是根本不存在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下,传统市场经济状态的社会生产现象那样,出现盲目的竞争而产生多余和不足的产品或者商品和交换,社会经济系统自身具备生产与需求的大数据系统分析,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社会经济系统成员们的生产与消费数据,社会经济信息系统依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反馈、调节、指导着社会成员之间的生产消费,事实上,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而那些掌握这些大数据的管理机构就像社会系统或者国家的大脑,未来社会系统的生产不再是传统市场经济那样盲目生产现象,而是相对有计划的生产,这种现象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