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1.“节点”与突破
2014.11.9
在我看过的书中有许多重复的内容,往往一带而过,其实是浪费时间。可惊人的发现往往隐藏在众多的“一带而过”之中,带来突破性的思考,这样的发现和知识点我称其“节点”。地球大气中“热层”的存在、原子中“核力”的存在、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存在,都是这样的“节点”知识,它们给我带来惊喜、遐想、深入思考和科学探索中的一系列突破,可许多教科书中看不到相关的介绍,即便存在一二,也没有深入“挖掘”产生的原因,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物理化学现象联系在一起,产生提纲挈领的作用。
“热层”是我在一本日本科普作家写的科普读物中首先看到的,立刻让我思考产生的原因,与宇宙射线、大气成分、地表物质、特别是水的关系,带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原子中“核力”的存在,也是星球运行中“轨道”形成的原因,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物理性质有关,星系实为放大版的原子!而原子中“核力”的存在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因为“核力”兼具吸引力与排斥力,“远吸近斥”形成强作用力的同时保持对立统一体的一定距离,这段距离与对立统一体的质量,严格的说与对偶正负电荷的质量有关,遵循与万有引力完全不同的客观规律!而经不起推敲的不是“核力”,是万有引力。抛弃了万有引力,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统一指日可待。需要指出的是万有引力计算公式可能适用于同电相聚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或一定条件下吸引力、排斥力、离心力的合力。
原子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存在是我分析原子结构时发现的,让我想到正负电荷的对偶存在可能是客观规律,进而想到星系的存在可能遵循相同的规律,提出了星系形成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说、系统内的非对偶同级星球相互排斥说、星系发展说,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宇宙观。
不放过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特别是带有“节点”性质的知识点,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突破,培养创新型人才。
知识的系统性很重要,把握“节点”更重要。抓住“节点”,可以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