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01 12
2014-11-10
用强盗、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渗透人们的思想
  ——巴斯夏对19世纪初法国社会思潮的批判

  弗雷德里克 巴斯夏,是19世纪前半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自由贸易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巴斯夏在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同时,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流行思潮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批判,巴斯夏认为,当时法国社会流行的各种思想,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比如商业、工业限制措施的呼吁,比如由国家来来兴办一切事业的观念、比如布朗基等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都是在用强盗、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来教育人,来影响人,当强盗和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成为社会当中大多数人的基本观念的时候,巴斯夏说,这个社会就会充满了罪恶,这个社会即使是打着博爱的旗号,也只是为其罪恶抹上了一层美丽色彩,为其罪恶戴上了遮羞布。而一个充满了罪恶和掠夺的社会,如何会让人在其中找到和谐、自由、平等和正义呢!

  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种貌似能够“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曾经在欧洲大陆盛行多年,亚当斯密不失时机的指出了贸易保护政策的错误,而在19世纪前半叶的法国,贸易保护主义同样甚嚣尘上。巴斯夏则胡不客气地称法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是强盗,并指出,布朗基等人的所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实质和贸易保护主义完全一样,就是通过牺牲他人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巴斯夏眼里,那些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所谓的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其实,就是一群满脑子充斥着强盗观念和奴隶情感的怪物罢了,这些一天到晚想的就是一件事,就是怎样千方百计地把别人的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据为己有。

  一个千方百计地想把别人的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据为己有的人,称其为强盗,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符合人类的基本伦理,什么是强盗,就是掠夺他人财富的人。而把一个具有强盗思维的人,同时又看成是具有奴隶的情感,凶悍的强盗竟然又是懦弱的奴隶,懦弱的奴隶竟然又是凶悍的强盗,巴斯夏活脱脱地描画出了人类本性深处的基本倾向,掠夺和依赖。当一个人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掠夺他人的时候,他在弱小者面前,他是强盗,而当他不能靠着自己的力去掠夺他人的时候,一群和他有同样思想的人就会联合起来,用所谓集体的力量去掠夺他人。而在这个掠夺的集体中,也即是说在强盗的集体中,个人与个人遵循的同样是掠夺的原则,于是,在以掠夺他人为目的的集体中,只存在主子与奴才的关系,而不会存在什么真正的平等和友谊。于是,单独的强盗,变成了集体中的奴才,集体中的奴才成为了面对弱小者时凶悍的强盗。

  巴斯夏生活的法国,先是富人借助法通过制定各种限制政策,来维护富人群体的利益,来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而后,当无产者作为一种政治力量逐步登上政治社会舞台的时候,当他们也获得普选权的时候,巴斯夏说,他们这些社会主义者和所谓的共产主义者,其实是继承了富人的一贯做法和想法,也希望,通过国家立法,来剥夺他人。巴斯夏说,以前的法律,只准许一个阶层掠夺其他阶层,而获得普选权之后,当大多数阶层,可以参与立法后,大多数阶层,则是希望通过法律互相掠夺,不论是一个阶层掠夺其他阶层,还是各阶层之间互相掠夺,法律的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法律成为了掠夺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以及执行者。巴斯夏说,法律本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权和财产的不受掠夺的,可是,法律自身却堕落为了强盗的代言人。巴斯夏说,法律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更不可能把掠夺变为保护,法律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打着法律旗号进行的掠夺,依然是掠夺。

  在巴斯夏眼里,所谓的无产者和那些富人一样的无知和无耻。巴斯夏说,这些无产者不仅仅是在对富人进行报复,更是在为进一步地掠夺他人做着坚定的行动。巴斯夏批评说,在当时的法国,人们总是认为,只有贫穷的阶级才独具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以及一切伟大的品质,巴斯夏不客气地说,这种说法已经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癖好,而这简直就是谬见,难道人越贫困人的道德就越高尚?而既然越贫穷人的道德越高尚,财富是充斥着利己主义和邪恶的污水坑,那些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号召穷困的阶级来获得更多的财富,讨好穷人、谄媚穷人的人,是不是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而无法自圆其说?而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均分财富的办法,难道不是无产者和有产者一样希望通过制定法律来掠夺他人?难道在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上那些共产主义者不是和富人一样带着深深的谬见?(本段论述见巴斯夏《和谐经济论》第三章《人的需要》)。

  巴斯夏的批评,不仅让我们联想起1843年初到法国的马克思对法国无产阶级的评价,说 在法国的无产阶级身上感受到了温暖、团结、友爱,马克思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我们不做过多的评价,但是,结合马克思本身的话,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结合巴斯夏所说的,强盗集团也会形成某种道德规范,甚至是某种美德,我们似乎可以做这样的猜想,马克思是不是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法国某些社会团体而对之进行了不切实际的溢美呢?

  无产者以及富有者的无知和无耻,作为一个社会的表征,和该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同步,一个社会,整体上充满了剥夺思想和互相掠夺的思想,就很难让生活与该社会中的人群,具有和该社会不一致的思想,或者高于该社会的更为文明进步的思想。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以丛林法则作为基本社会生活准则的国度,大喊着要什么和谐、博爱、自由、平等的时候,我们就要蔡亮眼睛,我们就要去辨别,这里的和谐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是一个阶层蜷伏于另一个阶层脚下不得不做奴隶的社会的暂时的平静,君主和臣民之间永远处于敌对战争状态,真正的和谐怎么会君主和臣民之间出现?我们同样要去辨别,丛林法则盛行的地方,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自由其实就是意味着强者肆无忌惮地剥夺弱者的自由!

  巴斯夏对无产者的悲惨命运充满了同情,可是,巴斯夏明白,同情,并不能代替理智,同情更不是无产者剥夺他人的凭借。为了消除无产者的贫困,巴斯夏认为无产者绝不能听从所谓的共产主义者、按照如富人一般的同样采取掠夺他人的办法,采取人为设计的某种所谓的制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这样,无产者的命运非但不会改变,而且还会使之陷入更为悲惨的境地。

  巴斯夏明白,正是无产者的无知,才让无产者有可能最终沦为剥夺他人财富的强盗,也正是无产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无产者自觉地沦为了某些道德完人、超人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和满足其私欲的奴隶。无产者有时是因为无知而成为了强盗和奴隶,这和某些鼓吹均分财富的所谓的共产主义者不同,在巴斯夏眼里,这些人是知道在做什么的,他们在煽动、蛊惑、谄媚那些贫困的人,最终,把这些贫困的人,当成实现其卑鄙目的的工具,“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无产者为什么会成为他人的物质武器,而不是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武器,难道不就是巴斯夏说的“用强盗、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渗透人们的思想”后的结果吗?难道不就是因为无产者的无知和感情用事吗?

  巴斯夏对无产者的忠告可谓是一语成谶,英法等国的无产者因为自由权利的获得,因为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呼吁,因为自身经历的惨痛,而使之最终采取了消除互相掠夺的办法,利用公平正义的手段,让自己摆脱了贫困的命运,而有些国家的无产者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他们自愿或者非自愿的选择了某种人为设计的似乎能够给他们带来各种好处的所谓人造制度,而结果却是给自己戴上了更为沉重的枷锁,原本是想掠夺他人,最终,反而被少数人终身掠夺!这样的结局,难道巴斯夏没有提醒过后来者吗?用自由换不来面包,丧失自由,换来的只能是奴役!砸碎了自由,换来的是更沉重的锁链!

  用强盗和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渗透人们的思想,当一个社会盛行丛林法则的时候,强盗和奴隶的感情和行为,就成了该社会人群的基本情感和行为,巴斯夏说,这样的情感和行为,不是新近在法国产生的,这样的感情和行为方式,“号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破坏性理论,都是经典教育的结果”,而这样的经典思想,都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在巴斯夏眼里,并非是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而是充斥着掠夺思想,充斥着超人、完人能为普通人立法观念的社会,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基础就是掠夺以及完人、超人为普通人立法。巴斯夏说,正是这样的思想充斥着人类历史,因此,在法国,人们信奉掠夺原则,人们相信,会有完人、超人为他们设计出更为美好的社会,或者某人自信他自己就是完人、就是超人,他设计的社会,就是最美好的社会的并且想把自己的设计付诸实践,就不足为奇了!而设计法律的人,不正是同样遵循着掠夺的原则来设计法律吗?设计法律的人,难道他真的是完人、超人,没有任何缺点和错误吗?难道这些人设计法律的人就不是人了吗,就不具有人自身的问题了吗?巴斯夏质问那些试图为人类立法,试图用自己设计的制度强加给民众的布朗基等人,你们有什么资格给人类立法,你们有什么超出人本身的长处?如果没有,就不要用谎言和暴力来欺骗大众!

  巴斯夏在斥责那些具有强盗和奴隶感情的大众时,所用的语言虽然尖刻,但是,巴斯夏却是带着极大地同情来对这些人进行规劝和教育,他希望他们明白,国家不可能解决人的人所有问题,国家不是凭空和独立的存在,国家要解决大众的问题,国家就需要钱,就需要财富,而财富来自哪里,国家会凭空制造,不,国家绝不会自己创造财富,国家的财富就是来自于组成国家的每一个分子。既然让国家拿走自己的财富来为自己谋福利,那么,为什么个人自己不利用个人自己的财富,自己为自己谋福利?难道国家比你自己还会照顾你吗?巴斯夏对这些人的规劝,让我们看到了自由主义者对国家的基本看法,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自甘当国家的奴隶,当某个集团的奴隶的人的无知,他们自己把支配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其他人,自己丧失了行为的主动权。于是,当一个社会,充斥着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国家、什么事情都要让别人为自己做主的思想的时候,也是这个社会最容易陷入奴役状态或者已经陷入奴役状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成了这个无所不能的怪物的附属物,都成了这个机器上的配件,而丧失了人自身的活力和本性!而人为什么甘做奴隶?难道不就是希望自己做了奴隶后,会换的某种对之有益的东西吗,可是,做奴隶的人,真的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吗?充满血腥的历史告诉我们,做奴隶的人,失去的永远多于他所得到的,而奴隶主呢?同样,也遭到了历史无情的唾弃,时间在流逝,没有那个奴隶和奴隶主最终会真正的独善其身!掠夺别人的人,最终会被别人掠夺,谋人者,人必谋之!

  巴斯夏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敏锐地把握住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流行思潮,并对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尽管时隔近一百五十年,但其思想中所蕴含的的自由主义思想,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不应该把自己的同类当成自己的敌人和盘剥对象,在平等和自由的法律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和谐的,不是对立的,因此,社会不能用强盗和奴隶的感情和思想来麻痹、误导人,它更时刻提醒我们,善良的人们啊,你们要小心那些为“人类立法”的所谓的伟人以及超人,因为,他们才是人类真正的敌人!

  作于2014年11月10日下午 于从吾庐

  近日读《财产、法律和政府》,看到巴斯夏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评,不觉折服叹息。把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所谓的高人一等的阶层和所谓伟人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英法等国200年前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难道真的很熟悉吗?奴隶当久了的人真的不知道,作为真正的人自有人的尊严和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0 21:05:13
审核不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0 22:54:32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4-11-10 20:42
用强盗、奴隶的感情和看法渗透人们的思想
  ——巴斯夏对19世纪初法国社会思潮的批判

真理何以传递!只有少数人掌握和理解!唉叹可悲的中国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1 08:07:43
可叹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1 08:14:01
在平等和自由的法律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和谐的,不是对立的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1 09:54: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