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易财经综合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
北京时间15日19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皇家科学家的颁奖文告称,亚当-斯密曾用见不到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但是现实情况经常是不理想的,例如,竞争不是完全自由的,消费者没有得到全部的信息,私人所要的生产和消费可能会导致社会开支和福利。此外,许多生意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个人或者利益集团在其它机构的安排下进行讨价还价。这些不同的机构或者分配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是否存在最理想的机制来实现某种目标,例如社会福利或者个人收益?政府规则是否呼吁这样作,如果这样的话,政府的规则如何进行最佳设计?
这些问题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关个人喜好和可用的生产技术经常分布在许多参与者中,他们可能会利用私人信息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由赫维茨开创并由马斯金、罗杰-B-迈尔森进一步发展的机制设计理论极大地加深我们对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分配机制属性、个人动机的解释、私人信息的理解。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市场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机制设计理论今天已在经济学的许多领域、政治学的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其评选标准与其他奖项相同。该奖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产生,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专题】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背景

Leonid Hurwicz(里奥尼德·赫维克兹)
Leonid Hurwicz(里奥尼德·赫维克兹):赫维克兹生于1917年8月21日,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赫维克兹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
赫维克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同时也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他拥有6个荣誉博士头衔,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

Eric S. Maskin(埃克里·S·马斯金)
Eric S. Maskin(埃克里·S·马斯金):哈佛大学博士,200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主任,Maskin教授曾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8年。主要研究领域:博弈论,激励理论,拍卖理论,以及社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目前的研究课题为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

罗杰·B·梅尔森(Roger B.Myerson)
Myerson(罗杰·B·梅尔森) 梅尔森目前为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他于1951年3月29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国籍。他有两名孩子,分别生于1983年及1985年。梅尔森于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 教授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对《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一书感兴趣的读者可在这里下载该书的英文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