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88 4
2008-08-04
第四代哲学实用版之<横扫魔界>17<幻觉> <p></p><p>思想巨匠们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本来是为斩杀私有制企业而发明的。可由于它的杀伤力太大,就把养鸡,养鸭,补鞋等等这些个人资本增值一起给斩杀了。 <br/><br/>比如,如果你养鸡,不论你选择雇人还是不雇人,你都无法逃脱这条理论的追杀,如果你说要雇人,那么,根据这条理论,货币将会转化为资本,你就成了资产阶级,成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敌人。如果你说不雇人,那么,根据这条理论,当货币无法转变成为资本时,货币将只能等价交易而不会出现增值,既然不会增值,那你们何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在养鸡上呢?还不如去做点好人好事,为社会的贡献更大些,所以,禁止人们养鸡,养鸭,补鞋等等政策,就是一些真理了。 <br/><br/>思想巨匠们为了不放过私有制企业一个,而宁愿错杀三千,所以,养鸡,养鸭,养鱼,养牛,种果树,补鞋等等,无数条致富之路,就被做为私有制企业的陪葬品而一同被杀掉了,这些都是事实,只是亿万行尸走肉们不肯醒而已。 <br/><br/>本军团自攻入剩余价值城堡之后,先后斩获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非等价交换和劳动力商品理论这四个魔咒,也就是清除了剩余价值规律魔咒座下的四大卫士。并迫使剩余价值魔咒完全暴露在本军团强大的炮火射程之内,所以,要拿下它,现在已经是易如反掌了。 <br/><br/>现在,决战的场地也已经出现了,双方所争夺的就是私有制企业的利润(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这实际上,也是当年思想巨匠们屠杀私有制企业的案发现场了。 <br/><br/>思想巨匠们为私有制企业的增值举了实例,如果要杀掉剩余价值魔咒的话,就是要推翻这个实例。 <br/><br/>如:第47页的最后两段“资本主义过程也是商品生产过程,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作用:一方面他的具体劳动转移和保存了生产资料的价值,另一方面他的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 。下面举例说明。 <br/><br/>以为生产皮鞋为例,假定生产一双皮鞋,需要耗费皮革,线绳,以及工具等价值共10元。每天劳动力价值3元,第天劳动6小时,创造价值3元,每6小时生产一双皮鞋,这样,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垫支在生产资料(包括皮革,线绳,工具耗费)上的价值10元,通过工人制作皮鞋的具体劳动,把它转移到产品皮鞋中,资本家另一部分购买劳动力日价值3元,是支付给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进行个人消费,与生产无关,它的价值不会转移,然而,工人在6小时劳动过程中,他的抽象劳动会创造新价值,会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3元,把以上综合计算如下:资本家耗费:生产资料价值10元,劳动力价值3元,等于13元,皮鞋的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10元,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等于13元。 <br/><br/>在这里,资本家的资本耗费和一双皮鞋的价值正好相等,资本价值没有增值,因此,这个生产过程还只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只到此为止,资本家增值价值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要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必须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br/><br/>价值形成过程怎样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呢? <br/><br/>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值的关键,是资本家支付劳动力日价值3元,但不是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而是让工人劳动6小时以上,例如:让他劳动12小时,这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仍以生产皮革为例:12小时生产两双皮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20元,这部分生产资料价值,通过皮鞋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两又皮鞋中去,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仍是3元,但他劳动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把以上综合计算如下:资本家耗费资本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20元,劳动力价值3元,共计23元,两双皮鞋的价值,转移的价值20元,新创造的价值6元,共计26元。 <br/><br/>这样,资本家出售两双皮鞋获得价值26元,而他预付的资本价值却只有23元,多了3元,这3元就是剩余价值,这样,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br/><br/>。。。。。。至此,前面提出来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完全解决了,资本家在流通领域中,先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出卖他的商品,都按价值买卖,没有违反价值规律,但他却得到剩余价值,原因就是生产过程 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它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它已经包含有剩余价值。“ <br/><br/>由于思想巨匠们的每一条理论都是错误的,所以,他们是很少举事例的。一旦举出事例的话,那必定是一种幻觉或是一种全息影像,只不过是弱智的人类毫无分辨能力而已。</p><p></p><p></p><p></p>第四代哲学实用版之<横扫魔界>18<真假利润> <p></p><p>如果我不讲解这个事例的话,我不知道人类需要花几万年时间才能看懂这个事例 <br/><br/>这个事例所含的技法和幻觉有许多,全部讲解的话,人类反而会弄不清楚,我就只讲解其中的两个事物所含的技法和幻觉,一个是价格,一个是利润. <br/><br/>这个事例中所论述到的价格理论,是这本政治经济学中的第三个版本了,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两个版本,但在这儿,却见到了第三个版本.所以说,思想巨匠们的学说是典型的垃圾和胡言乱语. <br/><br/>如:第一个版本中,第26页的最后一行字:“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一价格和价值理论被升华为价值规律的一部分.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版本是无法举事例的.一旦举出事例的话,谁都能看出这条理论谋杀了劳动生产率和效率.因为效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就要低价格出卖商品.所以,思想巨匠们没有胆量来为这个版本举事例. <br/><br/>而他们既要人类接受他们发明的能谋杀效率的价值规律,又不想让人类看出来,所以,就搞了第二个版本.嫁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个理论中,如第38页的最后几行文字.”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就能用较少活劳动 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较多较好的产品,生产商品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价值就低于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 价值.按照社会 价值出卖商品,它们就能得到更多的盈利.”通过加入社会价值这个词汇,来说明商品不是按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按社会价值来出卖商品的.这个版本虽然扶持了效率,但却谋杀了质量.因为很多高质量商品所花费的工序更多.但按社会价值的话,就会亏损,所以,这个版本也是不敢举事例的. <br/><br/>可当思想巨匠们真的对商品价格举事例的时候,前两个版本中的元素一个出不见了.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 ,社会价值等等词汇全都不见了.而是一些数值的加减法运算.即不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成正比就应该是乘法关系.这是小学的数学知识.也不需要绕到社会中去寻找什么社会价值.而通过企业内部的一些数值的加减就得出了商品的价格.哈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了商品价格理论的第三个版本.我相信,再往书本后面看的话,也许会出现第四个,第五个版本.因为思想巨匠们总是那么爱胡言乱语. <br/><br/>这个版本是很典型的一种幻觉,是不成立的.只不过是人类看不出来而已. <br/><br/>这个版本中的算术公式:皮鞋的价格=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 <br/><br/>我不知道人类看出幻觉所在了没有?应该是没有.劳动力的价值,按思想巨匠们所说的是指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指工钱.这是已知数,是很明确的数值.但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会不是是一个已知数呢?思想巨匠们说生产资料包括皮革,线绳,工具耗费.那么,厂房和设备的耗费算不算在里面呢?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吧? <br/><br/>那我们再来看那个算术公式.皮鞋的价格=1只皮鞋所耗费的皮革,线绳,工具耗费,厂房耗费,设备耗费+工钱.我不知道人类是否看出来了这个幻觉,一只皮鞋的工具耗费,厂房耗费,设备耗费该怎么算?能计算是出来吗?比如:工具的使用寿命有多长?多少只鞋子使用过它才使它报废的?平均一保鞋子耗费了它多少价值?能计算得出来吗? 厂房和设备用在一只鞋上的耗费能计算得出来吗?你能知道这个鞋厂生产了多少只皮鞋才报废的吗?其中又经历了多少次维修的投入,而最终报废时又卖废铜烂铁卖了多少钱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你怎么可能会得到厂房,设备和工具这些生产资料平摊在一只鞋上的耗费呢?所以,皮鞋的价格=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这个公式是一种幻觉,是不能成立的.而现实中,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这样来制定商品的价格的.只不过是亿万行尸走肉不肯醒而已. <br/><br/>假如这个公式是成立的,我们是通过计算一只皮鞋所耗费的皮革,线绳,工具,厂房,设备和工钱来得到商品的价格的.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种非常恐怖的经济学理论,一种足以毁灭人类的经济学理论. <br/><br/>如:第49页第三段文字:”至此,前面提出来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完全解决了.资本家在流通领域中,先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出卖他的商品,都按价值买卖,没有违反价值规律,但他却得到剩余价值.原因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它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已经包含有剩余价值.” <br/><br/>应该没有人能看懂这段文字,这段文字所含的理论,足以毁灭人类.我翻译一下,但愿人类能够看得明白. <br/><br/>思想巨匠们是说:资本家在流通领域中,用100万购买工房,工具,设备和劳动力,在整个20年生产过程中用100万购买了原料,在20年中生产了100万件商品.最终把这100万件商品和使用了20年而报废的工厂,设备和工具,一起卖掉而得到200万元.和资本家在20年的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200万元正好相等,即,资本家在流通领域中,先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出卖他的商品,都按价值买卖,没有违反价值规律,而资本家能够得到利润是因为克扣了工人的劳动所得而获得的. <br/><br/>我不知道这样翻译一下之后,人类能否看明白.按思想巨匠们的这段理论,人们投资办企业,投资一个,就会消失一个,因为你的投资在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会逐渐转移到商品中,所以,你投资一个企业,当企业到了使用寿命终结时,你刚好能等价交换得到同等投资资金的商品,而企业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思想巨匠们按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等等理论所得到的理论.当投资一个企业,而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企业的价值被全部转移到商品中去的时候,企业的价值就为零.也就是消失.那么,有哪一个国家经受得起这种消耗?办一个企业,就会消失一个企业,这样挥金如土,不是在毁灭人类吗? <br/><br/>企业是如何获得利润的,我不知道在人类历史上,在整个世界上,对此的解释共有几个版本?我没有去查阅过,但思想巨匠们的这个版本是足以毁灭人类的理论. <br/><br/>思想巨匠们的这个版本的原理是,资本家投资办企业,在价值规律和价值转移的作用下,在几十年,企业终结之后,资本家仍然是等价交换而得到他原来的投资,但他通过在工钱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省下了本来应该付给工人的工钱.而这些被省下来的工钱,就是利润和剩余价值.这种理论足以毁灭人类.因为,投资办企业的钱,发生价值转移而变成商品.投资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价值的商品,而商品是一种消耗品,是会消失的.而商品的价值又是由投资企业转移的.也就是说,投资企业的钱在企业消失后而得到同数值的商品,而商品因生活消耗就变为零.也就是说,无论哪个国家,投资办企业,无论投入多少都将变为零.这种理论还不够恐怖吗?思想巨匠们把他们这种恐怖的理论植入了公有制社会的公有制企业中,所以,半个世纪中,国有企业走的是一种价值转移的消亡之路,而不是创造财富的增值之路.所以,几十年中,国企倒闭之风吹遍半个地球,其根源就在于此,思想巨匠们是按消亡的原理来设计的公有制企业,走向消亡就是必然的了.而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就是看到了这样下去会亡党亡国,于是.,引进私有制企业.而私有制企业所走的是财富增值之路,并不是思想巨匠们所幻想的消亡之路.所以,中国就发达了,富强了. <br/><br/>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搞懂企业是如何获得利润的?世界上无数发达国家,包括我们自己也是靠私有制企业发家致富的.所以,企业获得利润必定会有另一种版本,我们现在来讲解另一个版本. <br/><br/>在讲解另一个版本之前,我们先来讲解一点基础知识,增值家族中的财富纵向增值理论. <br/><br/>财富的纵向增值理论非常简单,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就会明白. <br/><br/>比如:有一堆铁,你把它制造成铁锹,它将增值1倍,把它制造成汽车,将增值10倍,把它制造成电脑,它将增值100倍,这就是财富的纵向增值. <br/><br/>根据这一理论,只要你具备足够的科技,能高倍率的放大和增值财富,那么,你在数年之内就能够成为亿万富翁,而你手下的员工,也能从这些放大了的财富分得可观的数额而成为百万富翁,这就是许多发达国家中的大公司,如:微软,IBM等等. <br/><br/>所以,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是以科技为手段,以纵向增值为追求来高倍率地放大财富,也就是创造财富的,而思想巨匠们认为企业是转移财富,这是一条企业消亡之路,国家消亡之路和人类消亡之路.所以,思想巨匠们所举的这个事例,恰恰是他们毁灭人类的证据.却被亿万行尸走肉捧成了圣经. <br/><br/>不可思议.</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6 17:36:00

根据这条理论,当货币无法转变成为资本时,货币将只能等价交易而不会出现增值,既然不会增值,那你们何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在养鸡上呢?还不如去做点好人好事,为社会的贡献更大些,所以,禁止人们养鸡,养鸭,补鞋等等政策,就是一些真理了
就算你不雇佣别人养鸡养鸭,还会有人去养,原因是什么呢?你对鸡鸭的投资还是有价值增值的,这里剥削的是你自己而已,所以并不违反商品理论,你自己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卖的话,就会实现剩余价值,不卖的话还是会实现剩余价值,因为你吃你养的鸡,肯定会觉得比买的划算,那是你吃掉了你自己的剩余价值,所以自己卖给自己的过程剩余价值还是实现了,这也不违反政治经济学所提倡的:不要剥削别人,至于剥削自己当然好,但是做的人比较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20:52:00
以下是引用2200703586在2008-8-6 17:36:00的发言:

[QUOTE][QUOTE]
根据这条理论,当货币无法转变成为资本时,货币将只能等价交易而不会出现增值,既然不会增值,那你们何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在养鸡上呢?还不如去做点好人好事,为社会的贡献更大些,所以,禁止人们养鸡,养鸭,补鞋等等政策,就是一些真理了
就算你不雇佣别人养鸡养鸭,还会有人去养,原因是什么呢?你对鸡鸭的投资还是有价值增值的,这里剥削的是你自己而已,所以并不违反商品理论,你自己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卖的话,就会实现剩余价值,不卖的话还是会实现剩余价值,因为你吃你养的鸡,肯定会觉得比买的划算,那是你吃掉了你自己的剩余价值,所以自己卖给自己的过程剩余价值还是实现了,这也不违反政治经济学所提倡的:不要剥削别人,至于剥削自己当然好,但是做的人比较少。

养鸡是剥削自己?

可笑.

那广告呢?是剥削谁?

品牌呢?

股票呢?博彩呢?收藏呢?房地产呢?

守株待兔得到的兔子卖了钱那又是剥削了谁呢?

[em01][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7 22:39:00
呵呵 守株待兔你也只是可以逮一只兔啊 这一着寓言的真实意义就是不要坚持极小的可能性,那样的机会成本太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7 23:02:00
以下是引用2200703586在2008-8-7 22:39:00的发言:
呵呵 守株待兔你也只是可以逮一只兔啊 这一着寓言的真实意义就是不要坚持极小的可能性,那样的机会成本太高。。

守株待兔有其经济学的意义,它表明了财富不一定来自于劳动,更不一定来自于剥削.

于是,就出现了博彩,股票,期货等.

因为运气也能带来财富.

这早被人类所认可,只不过是我们学了老马的理论而不知道而已.

所以,我们的博彩,股票,期货晚了全世界半个世纪.

人们至今也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