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245 18
2008-08-12

    自去年始,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的难题。食品价格窜升使得当局处理贫富悬殊的工作更为复杂。城市的贫穷阶级相当大部分的收入花在三餐上,食品涨价显然令他们大受打击。里昂证券(CLSA)近期研究显示,由于价格上扬,在每月所得低于1000元人民币(147美元)的家庭中,已有54%缩减肉类消费。然而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学者王德文指出,对于中国为数7.37亿的农村人口来说,食品涨价是好事,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可卖得更好的价钱,中国农民收入增幅高于通胀率,这意味着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数据又显示,在去年的绝大部分月份里,农村的物价上涨幅度都要高于城镇。比如去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城市上涨6.6%,而农村上涨了7.6%。因此有学者指出,在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之忧的情况下,不均衡的物价上涨将加大城乡收入的实际差距。

    价格上涨对农民影响究竟如何?能是利大于弊吗?管理学中有个众所周知的“木桶原理”,说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对于穷人的冲击总是大过富人。高收入者抵御通胀的能力更强,因为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低收入者则相反。一国对通货膨胀的最终承受能力,要看更为贫穷的农村地区的忍受能力。粮价并不像房价,过高了政府会干预,所以会有一个底线,即公认的那个工农剪刀差的底线,所以永远不会越界。而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却离不开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的稳定,因此本人认为,不管短期效应如何,长期来看,通胀对农民肯定不是好事,政府继续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抑制通胀,尽可能实行有利于农民的政策,适当“劫富济贫”一下,不失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良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12 11:07:00

通胀一般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

如果一个农民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工业品上升幅度,对农民有一点点的好处。就像国际上的原油,最近虽然原油价格下跌到114美元,但前一阶段原有价格比其他任何商品上升幅度都高,产油国以及其中的投机者都获利。

如果通胀中工业品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无疑对农民一点好处都没有。

在家上农业具有周期性,在前期化肥,农具等投资期间通胀程度和农产品收获阶段通胀程度可定也会不一样。要解决这个时差给农民带来的影响最好在农村普及副业,有时时的收入来源。当然这个说的容易,做到难。

通胀通常对农民也好。城市固定收入人员也好,弊大于利。就算是有利,农民总收入还是有限情况下,多挣的那几个钱起不了什么作用。

最重要的还是政策和制度。

粮食是属于国家安保的一部分。一个国家要保证一定的粮食自足率,也通常对粮价进行干预,由于干预而导致的损失以补贴形式弥补。但我国这方面有很不成熟。

农民富起来短期靠技术增产,长期靠制度和产业多样化(比如美国很多制药业和食品都需要玉米淀粉,这总比买粘玉米需求大)。

通胀毕竟对一个经济体有恶劣影响。农民也是经济体的一部分,长期内都是没有好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2 11:51: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2 15:48:00

通货膨胀,穷人受到的压力最大

因为他们没有财富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2 16:01:00

以泰国为例,粮价的上涨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福利,获利的只是大型的粮食加工企业和投机商。农民生产的初级粮食产品附加值低,加上劳动工具、化肥等中间品的涨价,农民并没有从粮价上涨中获得什么益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5 16:09:00
正如前面所说,不能单看粮价上涨一个方面,粮食生产是依赖于前期原材料的投入。如果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高于最终粮食的价格,对农民来说,还是没有受利,而且,通胀对其影响更恶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5 16:24:00
如果真正能够将富人的税收透明化、严格执行化,贫富差距也许会少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