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世纪伊始,看似辉煌的HIH在短短一年内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直至破产。对我们而言,即便是从“马后炮”的角度,也很难完整地追溯整个破产过程。但另一方面,即使仅仅从这一复杂破产过程中陈列出一些可以明确的事实,也能给我们很大的教益和启发。
HIH Insurance Limited(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称得上是澳洲保险业的一艘国际航空母舰。其总部设在悉尼,并在英国、新西兰、美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公司及子公司。HIH业务范围广阔,包括承保非寿险、管理承保代理人和管理投资基金等,其中非寿险承保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普通非寿险、公众和专业责任保险、机动车辆险、工程保险、海事保险、强制性第三者责任险和雇员补偿险、旅行保险以及不动产和商业资产保险等。根据HIH保险集团2000年12月公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披露,HIH在2000年6月前的毛保费收入达28亿澳元,总资产80亿澳元,总负债71亿澳元,净资产9亿澳元。据统计,HIH在澳大利亚至少有200万份非寿险保单和超过100万保单持有人,大约30%的澳洲上市公司购买了HIH的保单。
2000年伊始,看似“辉煌”的HIH公司状况突然急转直下,内忧外困接踵而至。在短短的一年之后,这艘航空母舰就沉没了。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NSW)地方高等法院勒令HIH及其在澳大利亚当地的十七家子公司进行临时清算,并指定毕马威咨询事务所(KPMG)的Tony McGrath先生和Alex Macintosh先生为临时清算人。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HIH账面亏损高达8亿澳元,如果加上可能的未决赔款和潜在追索,即使采用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总损失也可能高达36-53亿澳元。在确信HIH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于2001年5月17日正式宣布HIH破产,这是继Reinsurance Australia、GIO Australia、New Cap Re三家公司破产之后,澳大利亚保险业遭受的又一沉重打击,同时HIH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
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保险客户的损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提供5亿澳元援助,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政府将分别承担6亿和4亿澳元,但这些实际上来自于纳税人的钱还远不够抵消40-50亿澳元的巨大损失。为此,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计划每年向保险业征收6900万澳元的税收,这意味着保险费率将增加5%,更意味着这些钱将转嫁给众多的保户。总之,HIH破产所造成的巨额亏损最终还是要分摊到公司股东、保单持有人、以及众多的纳税人头上。调查人员指出,要偿还完HIH的负债还要等上十几年,并且最终偿还的数额也将远远小于原有保单上的承诺。
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霍华德政府于2001年6月决定成立HIH Royal Commission,着手调查这一破产案件。
一个资产超过80亿澳元的大型保险公司的破产,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及其监管机构、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独立审计机构之间互相推诿、指责,莫衷一是。由于种种原因,清算人的报告将推迟到2003年2月公布。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即便是从“马后炮”的角度,也很难完整地追溯整个破产过程。另一方面,即使仅仅从这一复杂破产过程中所陈列出一些可以明确的事实,也能给我们很大的教益和启发。
为此,本文将首先按时间顺序,通过记录HIH公司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来把握故事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陈述若干已经明确的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HIH的发展过程概述
1968年,一个叫Raymond Reginald Williams的人创立了一家主要代理伦敦劳合社(Lloyd’s)承保业务的承保代理公司,即MW Payne承保代理公司。在接下来的32年时间里,公司经过了一系列的并购和转换股权的过程,保费收入和总资产都不断增加,发展成为一家以29家公司为主体,总共包括250余家公司的庞大的保险集团(其结构如下图1),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在这32年的时间里,Williams先生一直是HIH的高层管理人员,主持公司业务。直到公司破产前几个月的2000年10月,Williams先生因为在Pacific Eagle Equities等问题上与股东们发生严重分歧而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1971年,英国的上市公司CE Heath plc(澳大利亚公司)收购了MW Payne,希望重组该公司在澳大利亚的业务。在Williams先生的管理下,CE Heath plc在澳大利亚的承保业务蒸蒸日上,包括除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雇员补偿保险之外的几乎所有非寿险业务。Williams先生也因此于1980年入主CE Heathplc董事会。
1987年,CE Heath plc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子公司Heath Cal,主要承保雇员补偿保险(Workers Compensation)业务。
1989年,CE Heath plc的业务全部转移给了CE Heath国际控股公司(CE Heath),CE Heath plc持有其90%的股份。
1992年,CE Heath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45%的股份由公众持有,CEHeath plc持有44%,CE Heath的董事和员工持有11%,上市增强了CE Heath 拓展业务的能力。
1993年,CE Heath在英国设立了代表处和分公司,开始了其在英国的业务。
1994年,CE Heath以1.32亿澳元出售了它在美国的子公司(Heath Cal)。
1995年,CE Heath与CIC控股有限公司(CICHoldings)以换股的方式收购了CIC保险集团(CIC),CIC Holdings以48%的比例从CE Heath plc手中取得了CE Heath的控股权。CIC Holdings随后通过股票市场交易和收购Williams先生的股权将此比例增加到50%。CIC Holdings同年成为瑞士丰泰保险公司(Winterthur Swiss)的全资子公司,即丰泰控股(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1996年5月,CE Heath更名为HIH丰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IH Winterthur)。从这一年开始,HIH Winterthur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和兼并活动。
1996年,HIH Winterthur从澳大利亚State Electricity Commission of Victoria(SECV)收购Utilities保险有限公司,并在阿根廷建立了合资公司向中南美洲提供国际承保、理赔业务以及风险管理技术。
1997年,HIH Winterthur购回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子公司Heath Cal,命名为HIH补偿和责任(美国)保险公司(HIHAmerica)。
1997年,HIH Winterthur收购Colonial普通保险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
1998年1月,HIHWinterthur收购阿根廷的Solart。
1998年2月,HIHWinterthur在中国北京建立代表处,寻求开拓中国市场。
1998年2月,HIHWinterthur取得泰国Nam Seng保险的部分所有权。
1998年4月,HIHWinterthur收购英国伦敦的Cotesworth集团,后者是四个劳合社辛迪加的代理商。
1998年6月,HIH America收购美国亚利桑那州的Great States保险公司。
1998年7月,瑞士丰泰宣布向公众出售它在HIH Winterthur的51%的股权,并于同年8月完成。
1998年9月,HIHWinterthur宣布了准备收购FAI的意向。
1998年10月,HIHWinterthur更名为HIH保险有限公司。
1999年1月,以3亿澳元完成对FAI的收购。但后来的估价表明FAI只值1亿澳元。
1999年12月,HIH收购World海上和普通保险有限公司。
至此,澳大利亚保险业的这艘“国际航空母舰”仍未表现出任何破产的迹象,但步入新世纪,事情又会怎样发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章来自: 精算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