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881 1
2008-08-16

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的分摊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7    杭州    吴 晖  楼燕芬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的分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首先,确定进货费用的分摊范围。进货费用分摊范围的确定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考虑会计工作的客观实际,尽可能地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可以选择一些进货费用金额较大的项目如运杂费、包装费、挑选整理费等进行分摊。具体哪些商品、哪些进货费用需要按存销比例进行分摊,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其次,设置账户对进货费用进行核算。对于需要按存销比例进行分摊的进货费用,可以设置“库存商品——进货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购入商品时,可以采取按进价金额核算或按售价金额核算的方法。



1.对于按进价金额核算的企业,购入商品并发生进货费用时:

        借:库存商品——XX商品(按进价金额)
                            ——进货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对于按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购入商品并发生进货费用时:

        借:库存商品——XX实物负责人(按售价金额)
                            ——进货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商品进销差价(等科目)

    再次,期末将进货费用按存销比例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进货费用

    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仍保留在“库存商品——进货费用”账上,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反映在“存货”项目中。

    对进货费用按存销比例进行分摊时,有“费用比例”和“结构比例”两种分摊方法。

    “费用比例”分摊法下,首先求出分摊率,然后计算本期应保留的费用和本期应摊销的费用。计算公式为:
    分摊率=(期初进货费用额+本期进货费用发生额)÷(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进货金额)×100%

    本期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分摊率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期初进货费用额+本期进货费用发生额-本期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

    “结构比例”分摊法下,首先根据明细账计算出本期应分摊的进货费用总额,然后计算出分摊率进行进货费用的分摊。计算公式为:

    分摊率=本期结存商品金额÷(本期结存商品金额+本期销售商品金额)×100%
    本期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本期应分摊的进货费用总额×分摊率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本期应分摊的进货费用总额-本期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额



        上述两种进货费用分摊方法的计算原理是一致的,计算结果也是一致的。一般企业可选择“结构比例”分摊法,因为它更具实际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按上述哪个公式计算分摊进货费用,都要保持指标口径的一致性。特别是采用“结构比例”分摊法进行计算时,“本期结存商品金额”和“本期销售商品金额”一般都应以进价金额反映,所以“本期销售商品金额”数据可以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取得。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的,公式中的“本期销售商品金额”数据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取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 21:02:24
请问楼主有没有更多的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处理实务?谢谢了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