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那段计划经济时期是很穷的,右派对此尤其深有体会,可是那个时候就是没缺过退休工人的工资,也从没为此发愁过。而现在呢,是市场经济了,比以前富裕多了,GDP都快达到100万亿了,税收也有一二十万亿了,可是为什么反而养不起老了呢?
是老龄化加剧的原因?是贪污腐败的原因?
其实都不是,根本原因是经济制度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经济是一个整体,采取的是新一代养老一代的办法。这和一个家庭是一样的。家庭养老,就是孩子养老子。计划经济时期,就是新一代养老一代。有人说,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养老,ZF包办,其实这句话不太准确。国家哪来的钱,ZF哪来的东西?国家和ZF什么都没有,也没钱,也没东西。所以准确地说,那时是人民自己养自己的老,是新一代养老一代,ZF不过是在当中做个主事。
具体地说是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孩子如果做5碗饭,就自己吃2碗,给老人1碗,留2碗作积蓄。计划经济时期,一个年轻工人如果在工厂做5碗饭,那么ZF就给他2碗,留1碗给退休老人,最后留2碗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建设公益事业。这样就能确保退休老人不缺饭吃。
但是这个办法在市场经济里没法实施,因为市场经济是个体经营的,工资不是ZF统一发放的,ZF没法管。一个年轻工人给资本家干活,同样做了5碗饭,资本家给他2碗,自己留3碗,其中的1碗用于扩大再生产,1碗用于缴税,1碗自己享受。没给老人留,因为资本家不负责养老。所以失去工作的老人只有两条路,要么ZF接管,要么自己想办法,或者继续找活干,或者从以前的2碗饭里省出来一点提前买好养老保险。如果ZF接管,那么ZF有什么呢?只有税收。而这点税收,一百个地方都要用,所以ZF就感到十分吃力。新一代养老一代的办法在市场经济不能实行。
其实,人类最正确,最自然的养老办法就是新一代养老一代。而在私有制社会里,都是各人顾各人,各家顾各家,至多孩子给父母养老,没法实行整体的新一代给整体的老一代养老,所以很多人的养老没有保障。有人孩子不孝,养老没保障;有人孩子夭折,养老没保障;有人没孩子,养老没保障;有人孩子贫穷,养老没保障。但是,公有制就能实现整体的新一代给整体的老一代养老,这样每个人的养老都不成问题,只要人类不绝种。即使以后全部是独生子女,平均一个人要养三四个老人,这也不再话下,因为以后的生产力会更发达,机械化的程度会更高,一个人工作供三四个人消费绰绰有余。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必须是在公有制条件下,如果在私有制下,我不敢保证。所以,有人说养老困难是因为老龄化提高,这是找借口掩饰私有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