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牛人吗?
想的话,那就必须读!
(阅读版)
大家阅读时点击帖子上方【只看作者】就可看到所有汇总内容
需要该类资讯的朋友可以订阅文库,【想成为牛人必须订阅|阅读版]
了解|重装登场【首席投资人】
了解|招募【投资人助理团队】
了解|【共享会】投资人

(微信号:tzr_111)
1. [color=#000 !important]股票期权交易对其标的股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 总体说来,股票期权交易对标的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价格、波动率以及交易量等几个方面。
(1) 利好标的股,或带来标的股大幅上涨。
股票期权具有双向交易等特点,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将会催生更多丰富的[color=#000 !important]投资策略,甚至带来新的套利机会。此外,我国股票期权主要采用实物交割,因此期权组合[color=#000 !important]投资策略对标的股需求加大,因此会对股价造成正面的刺激作用,可能带来股价大幅上涨。
(2) 长时间内降低标的证券波动率。
我国股市投机气氛较浓厚,行情看涨则一拥而入,行情看跌时便一哄而出,导致股价大幅动荡。造成这种助涨助跌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长期投资者无法在市场上规避股价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而在行情看淡时不得不抛售股票。如果推出股票期权交易,长线投资者为避免股票下跌而带来的损失可买入或卖出相对应或者相近的股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锁[color=#000 !important]定投资损失,增强持股信心。而且当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缺乏理性时,股票期权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功能会抑制这种非理性的倾向,促使股价向合理的价值回归。所以,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使得股票期权推出后可以降低股价波动,保持股票市场稳定运行。
(3) 大大提高标的证券的成交量。
由于期权具有灵活的功能,并且我国股票期权采取实物交割方式,必然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和投机资金参与从而显著增加标的股的交易量,提升其在[color=#000 !important]A股市场的活跃度,为许多许多投资策略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将会给证券及期货公司等带来客观的经纪等业务收入增量,大大利好国内金融业发展。
(4)有利于各类产品创新。
期权的推出还有助于开发各种新型产品,如保本产品,还可以催生出一些波动率管理策略,套利策略等,所以期权的推出会大大活跃各类产品和金融创新,对整个金融市场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下面结合境外相关数据,通过对比全球各个交易所的股票期权推出前后标的证券价格、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来分析海外市场股票期权推出后对标的证券的影响。本文将全球期权市场划分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亚太市场以及“金砖国家”市场分别进行分析。
一、美国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美国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1.1:美国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美国市场期权推出之后,现货标的股票的涨幅非常显著,推出后一个月内平均绝对年化涨幅高达50.4%,超额涨幅同样高达45.5%(相对于S&P500指数)。股票上涨概率显著超过50%,表明大多数股票都能够享受期权推出带来的股价上涨,中长期来看股价同样有出色的表现,可见期权的推出对现货标的来说是重大利好。
图1.2:美国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美国市场期权推出之后,现货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普遍有所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并不相符,数据显示期权推出后标的资产一个月内波动率提升非常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恢复正常但仍然高于期权推出前的波动。
图1.3:美国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美国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成交量有大幅度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期权的推出极大丰富了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
二、欧洲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欧洲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2.1:欧洲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欧洲市场期权推出之后,短期一个月内过半数股票上涨,但少数股票跌幅较大,平均来看下跌为主,也就是说欧洲各国期权的推出时点不算一个好的择时点,相对大盘来说超额收益同样不显著。
图2.2:欧洲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欧洲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价格波动普遍有所提高,这同样与前面的理论分析似乎并不相符,数据显示尤其是期权推出后股票一个月内波动率提升非常显著;但波动率提高的概率并不显著,尤其是短期1个月,这意味着欧洲市场期权上市后分化非常明显,少部分正股出现剧烈的波动,其余大多数股票波动率变小。
图2.3:欧洲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欧洲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极大丰富了股票、[color=#000 !important]ETF的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现货成交量大幅度提高。
三、亚太市场
亚洲市场期权主要在香港进行交易,此外日本和台湾地区也有少量交易,韩国市场则以指数期权为主,这里不把其作为比较对象。印度期权比较活跃,我们将其放在金砖国家中一起来比较分析。
1、香港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香港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3.1.1:香港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香港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涨幅非常显著,短中期来看推出后股票年化绝对涨幅和超额涨幅都比较显著,上涨数量也过半,可见香港市场期权的推出短期来说(1年内)对现货标的来说是重大利好,能够持续带来稳定的上涨。
图3.1.2:香港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香港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在一个月内波动率提升非常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80%个股在期权推出后波动降低。可见香港投资者对于期权的应用相对比较稳健,充分利用了其双向套保的功能实现风险规避,从而维持了标的资产的长期平稳,避免了市场的大幅度震荡。
图3.1.3:香港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香港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成交量有大幅度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期权的推出极大丰富了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但成交量得到提高的股票数量占比并不高,这反映了投资者热衷于把资金集中炒作少部分股票,大多数股票未必能够得到人们的青睐!
2、日本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日本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3.2.1:日本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日本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涨幅非常显著,推出后一个月内平均绝对年化涨幅高达55%,超额涨幅同样高达31%(相对日经指数)。中期(半年内)来看股价同样有出色的表现,可见期权的推出对现货标的来说同样属于利好。
图3.2.2:日本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日本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价格波动普遍有所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并不相符,数据显示期权推出后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持续增加。
图3.2.3:日本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日本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成交量有大幅度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期权的推出极大丰富了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同样,并不是大多数标的资产成交量都会得到提升,资金依然集中在少部分股票中炒作。
3、台湾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台湾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3.3.1:台湾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台湾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短期涨幅比较显著,但具有超额收益的股票数量并没过半,需要在备选标的中优选,且中长期来看股价并没有出色的表现(其中超额收益我们选择与台湾加权指数进行比较),这跟台湾期权市场尚未成熟且期权规模较小有关系,投资者喜欢在期权推出初期对相关标的进行热炒,随后热情开始下降股价沦为泯然。因此整体来说期权推出对台湾市场并不算显著的利好。
图3.3.2:台湾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台湾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三个月内波动率提升非常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多数股票在期权推出后相对推出前波动率降为1倍以下。台湾的股权交易虽然并不特别活跃,但长期来看,其投资者对于期权的应用相对比较稳健,充分利用了其双向套保的功能实现风险规避,从而维持了标的资产的长期平稳,避免了大幅度震荡.
图3.3.3:台湾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台湾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成交量有大幅度提高.
四、金砖市场
“金砖四国”包含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中国及印度以及2010年新加入的南非。其中俄罗斯与南非期权规模非常小,因此不对其进行单独分析,下面重点分析巴西、印度的期权市场。
1、巴西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巴西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4.1.1:巴西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巴西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短期一个月内出现大幅调整,随后随着时间推进,相应个股表现强劲,具有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相对巴西综合指数),且过半个股都能跑赢大盘!
图4.1.2:巴西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巴西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的价格波动短期内普遍有所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恢复理性,标的资产波动恢复正常并逐步有所降低。
图4.1.3:巴西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巴西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成交量有大幅度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期权的推出极大丰富了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
2、印度市场
下面四幅图分析了印度市场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证券价格的涨幅、超额涨幅、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
图4.2.1:印度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价格表现


上面两幅图显示出印度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显著上涨,一个月内平均年化涨幅达86%,而平均超额涨幅(相对孟买指数)同样高达72.4%,中长期来看,期权的推出对印度股票同样是重大利好,70%以上股票在推出期权之后都会被热炒较长时间。这与印度市场期权的稀缺性有很大关系。
图4.2.2:印度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波动率表现

印度市场期权推出之后,大多数标的的价格波动有所下降,但平均来看波动率变化幅度并不大。
图4.2.3:印度市场期权上市后标的证券成交量表现
印度市场期权推出之后,标的成交量有显著提高,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期权的推出极大丰富了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其进行双向投资。通过前面对美国、欧洲、亚太、金砖国家市场关于期权上市后对标的证券影响的分析,基本验证了一开始的结论。所以,期权上市对于标的证券会有非常积极、正面的作用:首先会刺激股价上涨和股票成交量的大幅上升,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日本等国家由于衍生品种类优先,股价的反应最为激烈。所以,像我国这样衍生品有限的国家,推出期权将很有可能对股价产生很大的刺激;其次期权推出会对稳定股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产生很积极的影响,并且会带动各类产品创新,从而极大地活跃整个金融市场。
2. 股票期权的推出,对整个股票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部;同时组织市场人士进行回答,用境外实证数据说话)
答:
股票期权交易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为:
(1)利好标的证券,或带来标的证券大幅上涨。
由于期权具有双向交易、日内回转交易等特点,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且必然会催生更多丰富的投资策略,甚至带来新的套利机会,此外,我国股票期权主要采用实物交割,因此期权组合投资策略对正股标的需求加大,因此会对股价造成正面的刺激作用,可能带来股价大幅上涨。
(2)为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稳定股票市场。
当股票期权推出后,我国投资者又增加一种双向投资,在看空股票或某个版块时也可以通过运用相对应或者相近的股票期权实现套期保值,规避指数下行风险,保证一定的盈利空间,从而降低买卖成本,也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市场上股票助涨助跌的现象,从而降低股票波动,稳定股票市场。
(3)能有效激活现货,成交量有望迎来井喷。
由于期权具有灵活的功能,为许多投资策略带来了便利,必然会提升其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并且由于我国股票期权采取实物交割方式,所以必然会扩大投资者对A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会给证券及期货公司等带来客观的经纪等业务收入增量,大大利好国内金融业发展。
(4)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改善投资者交易行为。
期权作为基础性的衍生产品,是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股票期权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使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等同于买了“[color=rgb(0, 0, 0) !important]保险”,简便易行,在规避下行风险的同时保留了上行收益空间。这将极大鼓励机构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改善股市文化,普及风险管理、价值投资理念。
(5)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期权不仅仅是一个功能上简便易行的避险工具,更是进行金融创新最常用的基础性构件。以ETF期权为例,ETF可以针对不同标的不同风格发行,因此通过买入或卖空不同的ETF期权合约,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风格投资、风险对冲与产品设计。
一、海外市场期权上市对股市的影响
下面结合境外相关数据,通过对比全球各个交易所的期权推出前后标的证券价格、波动率、成交量的变化,来分析海外市场期权推出后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
图1:各个期权交易所期权上市后股票超额涨幅

图2:各个期权交易所期权上市后股票波动率表现


图2反映了各国期权交易所推出期权后,不同期限内正股股价波动率表现的变化。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交易所在期权推出的初期,相应的多数股票价格波动率都会有显著地提高,但随着时间推进,波动率开始出现显著的回调。以香港和巴西两个国家为例,在期权推出的1个月内,股票平均股价波动率显著提高到期权推出前的1.5倍左右,且超过半数的股票波动率均提高了。但一年后,一方面股价的平均波动率显著下降到1倍以下,其次多数股票波动变小了,香港交易所仅有20%左右的股票在推出期权之后平均波动率有所增加。再以美国及欧洲的交易所为例,虽然期权推出后股票平均波动率一直高于推出之前,但中长期波动率相比短期的大幅上扬显然有所改善,因此说长期来看,随着期权市场的成熟以及相关品种的丰富,投资者应该会长期回归理性,股票的波动率也将慢慢收敛。
图3:各个期权交易所期权上市后股票成交量表现


图3反映了各国期权交易所推出期权后,不同期限内股票成交量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交易所在期权推出后,相应的多数股票成交量都迎来了稳定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可长期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进,投资者对于期权的运用更加科学和灵活,容易形成一定的粘附和依赖性,因此成交量在期权推出1-3年内甚至可能迎来井喷式的增长。
二、各国市场股票期权上市后对股票影响规律统计

境外数据也说明了期权上市对整个股票市场将会产生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首先会刺激股价上涨和股票成交量的大幅上升,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日本等国家由于衍生品种类有限,股价的反应最为激烈。所以,像我国这样衍生品有限的国家,推出期权将很有可能对股价产生很大的刺激;其次期权推出会对稳定股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产生很积极的影响,并且会带动各类产品创新,从而极大地活跃整个金融市场。
关于A股“新期权”的
一些谬论
导 读
心中有狗屎,看什么都是屎。
一些人认为,期权应该和权证一样会被爆操,必定沦为赌博工具。要么搞死中小板创业板,要么搞疯指标股,要么期指和双融的资金会被分流。
程老湿看来,他们是脑子有水,要么就是图个嘴快活。
来源: 跟我读研报
作者: 程老湿
大家好,欢迎光临《跟我读研报》,“高大上”就是我(高级黑、大嘴槽、上品口条男),我就是程老湿。
期权终于来了,试点品种为上证50ETF期权。
期权是撒?这么LOW的问题,小白就去其他资讯号看扫盲帖吧,不过,程老湿的建议是,如果你现在才开始了解,这个玩意肯定不适合你。
其实,一点不懂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一知半解。
晚上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可理喻”的解释,所以今天老湿我就随便槽两句(当然,我也不敢称为“专家”,只是把有些地方看得仔细了些)
有些人SBB拿权证举例说事,比如96年香港推出认股权证,结果炒权证比小盘股刺激,然后边缘化了小票。因此,这次期权推出,对于中小盘股是利空……
空不空老湿不知道,不过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搞清楚期权和权证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再来判断,这两者是不是可以混在一起讲?
期权与权证貌似相似,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当然,最有意思的区别在于“可操纵性”的难度。
权证是由发行商创设;期权则没有发行人这个概念,理论上供给是无限的。问题来了,究竟是筹码供求关系能被控制的容易被操纵,还是筹码供求关系不能被控制的容易被操纵?
答案很简单嘛!咱们又不是没玩过权证,当年权证那些“脏事”还不够清楚吗?临时创设就跟抢钱没什么区别。
理论上,期权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咱们也不能给上交所打这个保票。
总之,期权相对权证不那么容易被操纵,ETF期权相对个股期权不那么容易被操作。
所以,上证50ETF期权拿出来做试点,应该是动了脑筋的。(权证,这东西上交所应该不敢再摸了)
之前ETF期权模拟交易显示,想通过高杠杆短炒爆炒期权的想法有点天真。而且买了认购期权,市场涨了你也未必能赚钱。它的最大用途是提供了一种风险平衡的对冲方式。
当然,心中有狗屎,看什么都是屎。
一些人认为,期权应该和权证一样会被爆操,必定沦为赌博工具。要么搞死中小板创业板,要么搞疯指标股,要么期指和双融的资金会被分流。
程老湿看来,他们是脑子有水,要么就是图个嘴快活。
期权的高杠杆,使得这玩意大多时候是用来反向锁定收益的,比期指对冲用起来便宜。那么,这意味着,对冲成本减低,使得更多资金开始使用对冲工具,理论上使得整体的市场波动性降低而不是提升。
“投机买入50etf看多期权,同时炒高成分股票股价,股价和期权彼此反射加强,带动大盘指数拉抬。”这种SBB的赌徒言论就是小散YY。
原因太简单了,因为你买入期权越多,离破产越近,资产风险敞口越大。加之这玩意的操纵性并不比期指或双融的难度系数低,有本事你就玩,这市场狼多的很,你就是块"小鲜肉"。
咬你一口,你就完蛋了,连哭出声的机会都没有。
简而言之,这期指做套保的资金是有可能想期权上转移,但由于目前只有50ETF,风险覆盖未必有期指好使,所以这部分资金的规模有限。
而纯投机敢于上手玩大的资金则更少,毕竟作为机构投资者,赌性显然远低于个人投资者,如果操纵难度没有明显降低或没有找到规则漏洞的话,介入深度也是很有限的。
作为目前杠杆系数最高的品种,会不会沦为“大散户”集中营呢?
程老湿认为完全无所谓啦!是个赌徒,你给它一副牌他都能开局。这和牌有个屁关系。
当杠杆升到一定程度,单边押就完全是赌运气。和趋势、策略都没有关系了,就是赌下一刻升还是跌。(看什么资料参考都是浪费时间)
一般来说,品种的杠杆系数和每次出手的资金占比(资金管理)是反比关系,杠杆系数越大,只是代表着你可以自由把握的杠杆空间越大,但不代表你每次都用足杠杆,反而有利于你降低资金占用。
外汇市场400倍杠杆,你去试一下就知道了。
不恰当的比喻是,双色球和刮彩的区别而已。
程老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一个交易者,不做赌徒。”
玩什么品种多少杠杆真的无所谓,因为这只是个数学问题。
要做风险的搬运工,而不是承担风险的人。
要做玩游戏的人,不要被游戏玩了。
要做小打小闹的赢家,不做力挽狂澜的英雄。
感谢大家的捧场,“高大上”就是我(高级黑、大嘴槽、上品口条男),我就是程老湿。
明天见~~~
[ 1 ] 个人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需满足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不低于50万元的门槛,机构投资者则不低于100万元
[ 2 ] 个人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的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对保证金卖出开仓等交易类型做出限制
[ 3 ] 与现货市场简单明确的±10%涨跌幅限制不同,期权交易的涨跌幅限制并不表现为百分比,而是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绝对值,原则上能够覆盖标的证券两个涨跌停板
[ 4 ] 特别引入熔断机制,如果连续竞价交易期间,合约盘中交易价格较最近参考价格上涨或者下跌超过50%,且价格涨跌绝对值大于0.005元的,该合约进入3分钟的盘中集合竞价交易阶段
[ 5 ] 试点中进行了单笔申报限额,规定期权交易的申报数量为1张(以ETF期权为例,即1万份)或者其整数倍,限价申报的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为10张,市价申报的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为5张
1,是和股票形成风险更低的组合
2,卖期权赚权利金
3,买期权投机。
尤其是第一项,如果你会,只会让你的投资如虎添翼。
第二项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控制的好,也是一种稳定盈利的手段
至于第三项买期权投机则是广大小资金散户的最爱了。
个人认为在想抄底,觉得价格还不够低时候用sell put(卖出看跌期权)。在组合遇到风险,自己又不想平仓时候应用buy put(买入看跌期权)。都是非常好的应用手段。同样适合价值投资者。如果你只对研究公司有兴趣,那么研究员就是你最适合的岗位,而不是具有大局观的基金经理。
如果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着手研究期权,我建议可以从权利金来开始聊。
概念定义我还是复制过来先开个头,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利,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作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我们以50ETF的1月期权合约为例:
其中的权利金就是期权的交易价格、即买卖期权合约的价格,是惟一的变量,其他要素都是标准化的。权利金是期权的买方为获取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必须支付给卖方的费用,其多少取决于敲定价格、到期时间以及整个期权合约。对期权的卖方来说,权利金是卖出期权的报酬,也就是期权交易的成交价。
以上述表中合约为例,这份2015年01月28日行权到期日的合约,你拥有在1月28日当天可以以2.4的价格买入10000股50ETF的权利,但为此你要支付每股0.181的价格,即买入这份权利,你要支付1810元,也就意味着,不考虑其它交易成本,你的预期是1月28日当天该指数价格超过2.581你才行权才能获利,介于2.4~2.581之间可以覆盖部分已经支付的权利金成本,低于2.4元则你拥有的就是一张废纸,而鉴于目前期权限制购买,一个账户只能买10张,也就是说,就算你想豪赌,也就拿个一两万玩玩罢了。当然,那些拖拉机账户的特殊情况我们暂且不表。
于此核心不管是投机炒作还是所谓的投资价值亦或是套期保值,都是围绕权利金的状态来实施。
而影响影响期权权利金高低的因素包括执行价格、股票市价、到期日的长短、股票价格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及市场供需力量等。
以上述合约为例,50ETF最近一个交易的收盘价是2.5234,我们用1810块就可以玩转需要现价25810块才能做的交易。只是说我们等到月底才知道结果要不要行使这份权利,好处就是上涨我锁定了成本,下跌则控制了风险。
假设月底50ETF涨到3元,正股涨幅为18.9%,但你的收益是3-2.581*10000=4190元,于此很多人会算,权利金只投入了1810元,但收益达到131.5%,从数字上看,这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典型案列。如果这个期间50ETF天天涨停,你就会收获所谓的收益无限的结果。
假设月底交收日50ETF跌到2.581以下,意味着你购买的这个权利没有任何执行的价值,所以收获的是权利金损失,对应的所谓损失有限的结果。
还是以上述合约为例,我们看到50ETF购1月2400的权利金涨停价是0.433,而前一结算价是0.181元,涨停幅度达到了138%,但日内要达到这个幅度,除了正股所谓的涨停外,还要考虑上述的到期日的长短、股票价格波动率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特别是波动率计算更为复杂,会影响分时的权利金状态。
举这个例子关键点就在于,权利金价格波动会出现100%甚至1000%的上涨情况,于此,这就是所谓很多人会觉得大量投机资金会去摸鱼的依据。
但权利金的日内波动,并不像股价k线那样是一个有规律有趋势的状态。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最后1天,正股50ETF的价格已经跌倒2.4甚至以下,那么就算当日正股大幅上涨但不超过2.4元,对于该合约执行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该合约权利金依旧无限接近0,既0.01元的状态,依旧可能死死的钉在跌停板上,于此就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按照以往炒所谓的末日权证来博傻,因为只要涨1分,就是翻倍,所以以前很多权证就是这么玩死了一批人。其它类型的诸如卖出认购期权,买入卖出认沽期权等就不一一举例了。
另外一个层面,期权更多是作为资金策略和组合的工具,诸如市场上流行的保本基金,基本都是拿本金的一年或两年期利息来买一个一年或两年期的认购期权,如果年末对应期权标的大涨,则收获所谓收益无限的结果,如果期末大跌,则不用行使认购权利,损失的只是权利金既组合利息,但本金是没有亏损的,不过依旧会有所谓的时间成本这个层面的范畴,这个就不讨论了。还有很多大机构,大资金作为对冲的手段,动态平衡的手段以及认购认沽相互使用的套利组合等等。
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个股期权的使用可以在对应标的发生举棋不定或者要锁定买入成本或者卖出价格的时候使用的一种工具而已。纯粹投机豪赌去博期权的资金肯定有,但说白了,任何一个高杠杆,高波动的标的不管是期货还是期权其实都有这个投机属性,但不是所有资金都会去参与这种看似很好,其实零和风险无限高的游戏。借用一句话是期权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好东西,但豪赌依旧伤身。
期权没有所谓对哪个板块绝对好,对哪个板块绝对不好,因为其并不直接带来对应个股价值的提升,当然,因为国内试行期权一个过程,相应的会带来对应板块的资金关注度而已,仅此而已。
而随后的涨跌,依然还是需要参考整个经济的走向,市场情绪,个股估值状态来评估,所谓的顺势而为,除了资金情绪外,基本面,宏观微观这些本质的东西依旧还是要参考的。
而市场本身依旧是小公司变大公司,小市值成长为大市值这个核心逻辑。并不会因为多了一个工具,有价值的公司就没有了成长,有成长的公司就没有市值增长。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