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循环转化系统,各种不同的价值在这个系统中分别担任不同的功能角色,并有特定的运行轨迹,各种不同的价值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完成人类价值运行的生命过程。深入探索人类社会的价值运行的真实轨迹,有利于全面揭示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与规律性。
人类社会的价值运行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所组成:消费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其中,消费过程的客观目的在于为人类的各种行为提供“能源”和“动力”,生产过程的客观目的在于为人类的各种行为提供“杠杆”与“工具”,劳动过程的客观目的在于把消费过程所提供的“能源”与生产过程所提供的“杠杆”综合起来,并完成从一种过渡价值向另一种过渡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
一、消费过程
人类四个层次的行为(代谢行为、生理行为、个体行为、社会行为)分别通过四个层次的过渡价值(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来提供能源和动力,而这四个层次的过渡价值来源于四个层次的消费性价值(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其中,食物类价值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生物化学能,并且通过降低“代谢性失效率”,延长代谢性生命的寿命,提高生物化学能转化为生理潜能的概率;温饱类价值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降低“生理性失效率”,延长生理性生命的寿命,提高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的概率;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基本功能就是降低“个体性失效率”,延长个体性生命的寿命,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概率;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基本功能就是降低“社会性失效率”,延长社会性生命的寿命,提高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概率。各个层次的消费性价值通过相应的消费过程对过渡价值产生“节约效应”,从而转化为过渡价值,为人类各个层次的行为提供动力源。
1、代谢性消费过程。代谢性消费过程就是食物类价值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由于食物类价值的客观目的有两个:一是直接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二是通过降低生物化学能转化为生理潜能的失效率(即代谢性失效率),从而对生理潜能产生“节约效应”。因此温饱类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直接转化的生物化学能的数量以及它所节约的生理潜能的数量之和。
2、生理性消费过程。生理性消费过程就是温饱类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由于温饱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的失效率(即生理性失效率),从而对劳动潜能产生“节约效应”,因此温饱类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节约的劳动潜能的数量。
3、个体性消费过程。个体性消费过程就是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由于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失效率(即个体性失效率),从而对劳动价值产生“节约效应”,因此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节约的劳动价值的数量。
4、社会性消费过程。社会性消费过程就是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由于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失效率(即社会性失效率),从而对使用价值产生“节约效应”,因此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节约的使用价值的数量。
二、生产过程
生产性价值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过渡价值,从而对人类的各层次过渡价值产生放大效应。人类的生产性价值可分为生理性生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等三个基本层次,它们分别通过生理性生产过程、个体性生产过程、社会性生产过程投入到价值循环转化系统之中,并分别对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等三种过渡价值产生杠杆放大效应。
1、生理性生产过程。生理性生产过程就是生理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由于生理性生产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强化和扩展生理潜能,从而对生理潜能产生放大作用,因此生理性生产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放大的生理潜能的数量。
2、个体性生产过程。个体性生产过程就是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由于个体性生产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强化和扩展劳动潜能,从而对劳动潜能产生放大作用,因此个体性生产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放大的劳动潜能的数量。
3、社会性生产过程。社会性生产过程就是社会性生产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社会性生产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强化和扩展劳动价值,从而对劳动价值产生放大作用,因此社会性生产价值的大小等于它所放大的劳动价值的数量。
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就是各种过渡价值的释放和转化过程。各个劳动过程都会存在一个失效率问题,其中,生理性失效率(生理性生命失效率)反映了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时的失效率;个体性失效率(即自然性生命失效率)反映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时的失效率;社会性失效率(社会性生命失效率)反映了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时的失效率。
消费性价值通过降低各个过渡价值的失效率,从而实现对于各种过渡价值产生“节约效应”;生产性价值通过替代、扩展和放大各个过渡价值的功能,从而实现对于各个过渡价值产生“放大效应”。劳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消费过程的“节约效应”和生产过程的“放大效应”综合起来,并把一个层次的过渡价值转化为另一种过渡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过程。
1、代谢性劳动过程。代谢性劳动过程就是把代谢性消费过程所直接转化的生物化学能以及代谢性消费过程对于生理潜能所产生的“节约效应”综合起来,并把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
2、生理性劳动过程。生理性劳动过程就是把生理性消费过程对于劳动潜能所产生的“节约效应”以及生理性生产过程对于生理潜能所产生的“放大效应”综合起来,并把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
3、个体性劳动过程。个体性劳动过程就是把个体性消费过程对于劳动价值所产生的“节约效应”以及个体性生产过程对于劳动潜能所产生的“放大效应”综合起来,并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
4、社会性劳动过程。社会性劳动过程就是把社会性消费过程对于使用价值所产生的“节约效应”以及社会性生产过程对于劳动价值所产生的“放大效应”综合起来,并把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