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31 0
2015-01-18

3463.系统内星球的年龄差反映了系统的成长性

2015.1.18

支持星系成长说的是系统内星球的年龄差,而否定传统宇宙观的是星系成长说。

传统宇宙观认为宇宙形成于一次大爆炸,其后数秒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基本形态,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不说爆炸发生时奇点的质量能否聚集到宇宙的质量,爆炸发生后宇宙的状况就应该基本定型,不会有新星的产生和星系的成长,超新星如何解释?系统内星球的不同年龄如何解释?

太阳与地球不是同时形成的,所以年龄不同。如果地球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年龄也不相同,说明它们也不是同时形成的。

如何确定不同星球的年龄?目前还没有相对科学的方法,可以实地考察的只有地球和月球的表面,能够确定的是表层物质的相对年龄,其他均属推测。

星系的形态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反映形成的过程和顺序。

例如:银河系是大量的同级恒星聚集于同一轨道,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是单轨单星。这种差别是如何形成的呢?因为银河系大量的同级同轨恒星基本上是同时形成的,不同轨的同级恒星形成的时间差也不是很大,可能在十万年以内,因为银河系的直径在十至二十万光年以内。在形成的时间顺序上,当然是先有银河系,后有太阳系。

同轨、多星要有两个条件:足够多的星体材料和相对短的形成时间,使星体材料没有时间聚集为单轨单星。

银河系是环绕银核形成的,银核形成时正反两种物质并存,正物质聚集为银核,反物质形成宇宙射线,伴随银核内部层次的形成聚集于相应的轨道上凝聚为同轨、多星,这种现象源于正负电荷同电相聚、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

核外电子的存在说明了正负电荷的上述物理属性,原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就是银核与银河系二级恒星的关系,太阳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关系,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当然,银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有类星体星球对偶形成,同样有一个庞大的星系环绕,与银河系年龄相同、规模相同,物质构成相反。茫茫宇宙中哪个类星体星系与银河系对偶,还是一个谜。找到它可以证明新宇宙观的成立,颠覆传统宇宙观。

银河系的二级恒星形成以后也会不断成长,不是吃老本,而是不断聚集负电荷和偏负电荷的反物质,与银核和系内行星交流正电荷,聚变形成新的物质、新的层次。每增加一个新的对偶层次,相应轨道上就会对偶聚集相反电荷、偏电荷物质,形成新的行星。由于这一过程相对漫长、规模有限,二级恒星系统的行星可能是单轨单星。

层次的形成不可能是相同化学元素,恒星的气体星球说和氢、氦聚变说难以成立,因为聚变过程是连续过程,不会永远停留在氢、氦聚变的水平上。宇宙射线的存在和成分说明氢、氦元素可能同时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与恒星相反的物质成分转化为宇宙射线,相同成分会继续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氢、氦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的同时辐射氢、氦宇宙射线,可能吗?

红移现象是爆炸说的重要实证,可四面八方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难道我们是宇宙的核心吗?

银河系的形成离不开一次爆炸,这只是局部现象,类似的现象会不断发生,也在不断发生。视线所及,不过是宇宙的一隅,怎能代表宇宙的全部?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停留在相同的水平上,星系的成长也是持续不断的过程,直到生命的终结,而宇宙永远存在,不可能形成于一次爆炸,也不会消失于一次爆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