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088 0
2015-01-20

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许多经济体常常都能够非常迅速地达到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但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会集中爆发,从而很难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或陷入经济增长与回落的循环,或中长期地处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人均GDP 难以突破1万美元。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时期,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在此阶段面临的挑战,为此本文特针对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做了报告,并分以下四个部分进阐述。

一、中等收入陷阱理论

    1、基本概念

    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许多经济体常常都能够非常迅速地达到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但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会集中爆发,从而很难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或陷入经济增长与回落的循环,或中长期地处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人均GDP 难以突破1万美元。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目前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是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是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这里采取的是第二种观点。

2、理论模型

    该模型涉及三类参与者:居民、厂商和ZF。i个居民家庭连续均匀分布于[0,1]区间,他们选择供给厂商同质的生产要素获得收入并购买厂商生产的产品用于消费。j个厂商连续均匀分布于[0,1]区间,他们选择投资并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生产同质的最终产品并卖给居民。不考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ZF唯一通过偏袒性产权保护政策的选择影响生产要素价格来影响社会的产出。社会的工业文明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t-1)是农业社会后期,只有农业生产没有工业产出,但已为工业生产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时间t)是跳出低收入陷阱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

    第三个阶段(时间t+1)是中等收入时期,社会实现了进一步的工业化;

    第四阶段(时间t+2)是高收入时期,社会实现了高度的发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