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92 2
2015-02-20

市场经济就是产品的主人互相交换产品进行消费的经济活动方式。过去曾一直叫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是赚钱,赚利润。不赚钱,没有利润,企业就不会生产,即使人民迫切需要,企业也不生产。正如俗话所言:“砍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共有三种,一种是自给自足,一种是市场经济,一种是计划经济。


人类的经济制度共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私有制,简称私有制;一种是生产资料归全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简称公有制。私有制,现在也叫非公有制。


这两种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制度,好比树根,人类社会的其它一切制度和社会现象都是从这两种根本制度上生发出来的。


既然经济制度是最根本的制度,其它一切制度都由经济制度生发出来,那么经济活动方式与经济制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这里要讲一个经济学上的公理。这个公理是:同一主人的产品不需要进行交换。这个公理可以简称为“同主不交换”公理。例如,张三是个老板,他又织布,又养猪,那么他不会用他自己的布换他自己的猪。


知道这个公理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要出现商品交换,出现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求产品要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人。而产品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人,就是私有制。所以,市场经济必然产生在私有制下。这就是说,私有制是产生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私有制,就一定有市场经济呢?不一定。


这里又要讲一个公理。这个公理是:同一种类产品不需要进行交换。这个公理可以简称为“同类不交换”公理。例如,张三织布,王二麻子也织布,他们的布一模一样,那么张三不会用他的布换王二麻子的布。


由“同类不交换”公理,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同集不交换”公理。每个主人的产品都可以看作一个集合,如果两个主人的产品种类相同,就是集合相等,那么他们就不能交换;或者一个主人的集合是另一个的子集,他们也不能交换。只有交集和并集的情况下才能交换。


知道这个公理后,我们就可以知道,私有制下,如果各家各户的产品相同,你家织布我家也织布,你家种玉米我家也种玉米,而且各种产品都没有剩余或者都有剩余,那么就不会有商品交换的产生,这就是自给自足。所以,私有制下,不一定就会产生市场经济,也可能产生自给自足。


私有制下,当生产力很低,产品没有剩余的时候,各个个体必然都是自给自足。当某些个体的不同产品出现一点剩余的时候,就必然会自动产生产品的交换,这也就产生了微小规模的市场经济。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剩余食物的增多,就会有一些人去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用来换食物等,这就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和频率,增大了市场经济的规模。



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的基础有两个:一是私有制,二是社会分工。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主人,而且产品不同,才能有商品交换。没有私有制,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没有社会分工,市场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自给自足和市场经济是私有制必然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而且私有制也只能产生这两种经济活动方式,它们处于私有制的不同阶段。公有制下,生产资料归全民公有,产品也归全民公有,不属于不同的主人,所以公有制下不能产生市场经济,也不能产生自给自足,只能产生计划经济。反过来说,要建立自给自足或市场经济,就必须先实行私有制;要建立计划经济,就必须先实行公有制。这就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的必然联系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21 09:57:04
乱弹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1 14:07:48
关于“同类不交换

事实上,渔民既卖鱼也买同样的鱼,农民既卖农产品也买同样的农产品。产品富余的时候卖出,并持币,待需要的时候再向别的同行买回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