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636 0
2015-02-25

3489.高温核聚变 还是高温核裂变?

2015.2.25

温度是由一定密度的光子形成的,而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也可以裂变为正负电荷,更可以向四周扩散,使光子密度趋于均衡。

一定密度的光子是聚变为原子的条件,也是导致原子裂变的条件,因为光子是磁性物质,光子环境也是电磁环境。当然,这是我的看法,与教科书中光子的认识不同,也没有必要拿教科书嘲讽似乎幼稚的我。

原子弹爆炸,既有高温,也有高压,还有高密度的光子,因此即是原子的裂变过程,也可能隐藏着某些化学元素的聚变过程;而氢弹爆炸既是原子的聚变过程,也是原子的裂变过程,因为没有裂变光子从何而来?

究竟高密度的光子形成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可能需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每种化学元素聚变和裂变的条件不同,除了温度条件,还要有重力环境等等因素,甚至一定密度的中子撞击。所以,一定密度的光子可能产生核聚变,也可能产生核裂变,而聚变过程中可能包含裂变,裂变过程中可能隐藏聚变。

氢、氦元素的聚变条件可能相对简单,重力条件接近为零,可以发生在星球表面,星球内部的原子形成可能呈现梯次状态,但每个原子内部增加一个质子、中子仍非易事,可能要有原子的分解重组过程。星球表面的伴生矿床可能形成于地壳挤压、相邻化合物的聚变,是否有高温伴随是个未知数,可见核聚变、核裂变的条件因素很多。

一根火柴的温度可能使氕元素裂变,未必能使其他化学元素裂变,每种化学元素形成和裂变的条件可能各不相同。

地球表面的许多化学元素可能形成于电闪雷鸣,地球以远星球没有水分子形成的条件,但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可能有水分子形成,类似现在的地球。

初始星球也可以形成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可以后形成的化学元素总会覆盖以前形成的化学元素。据说太阳系地球以远的某些行星被碳氢化合物包裹就是证明,再远一些的行星大气层可能碳元素也没有了,只有氢、氦元素。而水星、金星大气层中的惰性气体成分一定高于地球大气层,因为它们离太阳更近,宇宙射线引发星球表面大气边缘核聚变的程度更深,形成的化学元素许多在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碳、氮、氧元素以远。

我喜欢思考,并且逐步加深思考的层次,所以总有问题提出和给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