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1071 13
2008-09-12
<p>糊涂了,边际替代率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p><p><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296114.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296114.html</a></p><p>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正确吗? </p><p><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75547.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75547.html</a></p><p>理解边际替代率(MRS) </p><p><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96086.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96086.html</a></p><p>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有什么关系? </p><p><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18188.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18188.html</a></p><p>弱问边际替代率到底是正值还是负值? </p><p><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37860.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37860.html</a></p><p><strong>以上这些帖子,从05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其实都是在说一个概念的辨析问题:</strong></p><p><strong>“边际替代率”!!</strong></p><p><strong>本想自己解释一下,无奈在查了众多教材之后发现,原来大家的迷惑也是正常的,</strong></p><p><strong>因为好像这些大师们也没形成统一的意见。</strong></p><p><strong>我总结了一下:</strong></p><p><strong>1、MRS是正是负?</strong></p><p><strong>瓦里安的两本书把它设定成负的,其余的教材,都是正的。</strong></p><p><strong>包括高鸿业老师,平狄克(未出现公式),十八讲........</strong></p><p><strong>2、谁对谁的替代?</strong></p><p><strong>很多书上语焉不详,而且把下标也去掉了。</strong></p><p><strong>不过大都用例子说明过,问题在于,这些例子似乎也有些矛盾。</strong></p><p><strong>瓦里安的课后习题,好多人都提过了,这里转一个:</strong></p><p>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你看看一楼的题目,这表明老范的思维是混乱的,他没搞清楚谁替代谁的问题。定义商品的替代率是很严格的,一定要搞清楚是谁替代谁,1单位A替代5单位B,那么我们就说A对B的边际替代率是5。反观老范的题目:用面值1美元钞票去替代面值5美元钞票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那么这里说的很明白,是求1美元钞票对5美元钞票的边际替代率,那么答案只能是唯一的:1/5。因为:每单位1美元的钞票可以替代1/5单位5美元的钞票//大家如果还有疑惑,请仔细理解高鸿业教授的书:<br/><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b47i20597.html">http://www.pinggu.org/bbs/b47i20597.html</a>。</p><p><strong>平狄克的教育基金案例,我憋了一下午,对这段话还是有疑虑:</strong></p><p>因为简的其他消费对教育的边际替代率小于其他消费的相对价格。简可能喜欢既在教育上面、也在其他商品上面花一部分信托基金。如果对信托基金的使用没有限制,那么她会移向无差异曲线U上的c,减少其教育支出(或许上一二年制的大学,而不是四年制的大学),但增加比教育更让她高兴的项目的开支。</p><p><strong>我认为平狄克对谁对谁的替代问题,和其他教程上的有所不同。</strong></p><p><strong>3、标准的数学公式为何?</strong></p><p><strong>这个最严肃的问题,各位教材大都“专门”拿出来定义一下。</strong></p><p><strong>高老的用了两个delta之比,平狄克直接语言描述,十八讲、瓦里安高级和MWG一样,</strong></p><p><strong>都是对多商品做了一个全面的定义。</strong></p><p><strong>我认为瓦里安现代观点的公式最全,如下:</strong></p><p><strong>MRS=-dx2/dx1=MU1/MU2=P1/P2(此为最大化条件)</strong></p><p><strong>望有高人指点与我,到底我们能否最终搞清楚这个概念,而非一次次徒劳往返的发帖。</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13:32: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2 17:45:00
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7:55:00

这只是一个规定的问题。

设效用函数为u(x),当u(x)=c,c为常数时,任意指定两个自变量,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则u(x)=c确定了这两个自变量的一个隐函数。

任意指定xi,xj,不妨规定MRSij=dxj/dxi=-ui/uj,MRSij表示,当xi增加一个单位,若保持效用不变,则xj须增加MRSij个单位。

MRSij<0,表明i对j的“替代”,即xi增加一个单位,若保持效用不变,xj须减少|MRSij|个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8:01:00

不用绝对值来定义MRSij有一个好处:这样MRSij可以包含bad的情形。

若再谈MTRSij,这样定义可以包含边际产量为负的情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8:5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9-12 17:45:00的发言:
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需求的价格弹性。

不太明白,弹性有何相似之处?

正负的比较?交叉价格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9:0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9-12 17:55:00的发言:

这只是一个规定的问题。

设效用函数为u(x),当u(x)=c,c为常数时,任意指定两个自变量,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则u(x)=c确定了这两个自变量的一个隐函数。

任意指定xi,xj,不妨规定MRSij=dxj/dxi=-ui/uj,MRSij表示,当xi增加一个单位,若保持效用不变,则xj须增加MRSij个单位。

MRSij<0,表明i对j的“替代”,即xi增加一个单位,若保持效用不变,xj须减少|MRSij|个单位。

有点感觉了,结合价格比例来看,如果xi的相对价格为1,xj只要不等于1/|MRSij|,肯定是不合适的消费比例。

问题在于,很多题目,或在现实案例中,他们是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这就可能产生歧义。

比如平狄克书上的说法,我也有点怀疑是翻译错了。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9-12 18:01:00的发言:

不用绝对值来定义MRSij有一个好处:这样MRSij可以包含bad的情形。

若再谈MTRSij,这样定义可以包含边际产量为负的情形。

是的,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可这实际上违法了“越多越好”的公理性假设啦。

生产脊线研究的,是否就和这个有关?

生产脊线之内的部分,就不存在MTRSij为正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2 19:11: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