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36 3
2015-03-04
摩根士丹利前全球首席经济学家Joachim Fels,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前景取决于三大因素:储蓄过剩、原油过剩和流动性过剩。  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通胀远低于全球央行[微博]的目标水平,资本市场收益率屡创新低;世界范围内的储蓄过剩是主因。
  个人、公司、和ZF宁愿把钱存入银行也不愿拿出来投资,原因有很多。高负债迫使很多家庭和企业主收紧开支。(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发达国家的民众退休后不得不增加储蓄,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和医疗支出做准备。不断增加的收入和财富不公导致总储蓄率上升,因为富人可以将更多的收入用来储蓄。很多发达经济对外输出储蓄,因为它们国内找不到安全的投资渠道。
  全球的ZF投资和企业投资都在下降,因此对储蓄资产的需求也在降低。中国等新兴市场此前经历了一轮投资热潮,工业领域存在严重产能过剩。尽管服务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在上升,但服务业毕竟对资产依赖较低,所需的投资较少。不仅如此,快速的技术更新往往抑制了投资,因为大量此前投资的技术都被手机应用或类似的技术创新所替代。
  储蓄过剩导致的消费和投资的乏力,不仅抑制了周期性增长,还造成高失业率和存量资本扩张放缓,降低了企业潜在的产出。因此,不难理解,利率为何如此之底。这不是央行的责任,而是储户自己的问题。
  原油过剩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原油过剩总体是件好事,因为它暂时对冲了储蓄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低油降价使得收入从储备过剩的产油国转移到更有消费倾向的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短期刺激需求。
  但是这也会让全球央行面临一个问题,即已经很低的通胀水平会降至更低,并导致中期通胀水平的预期进一步被下调。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应该为更大的流动性过剩做准备,因为这些流动性会推高很多金融资产的价格。那些还没有建仓的投资者应该赶快入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4 13:27:22
评论:
储蓄过度,原油过剩和流动性过剩,仅仅是表象,如何配置才是根本,储蓄过渡根本原因是福利制度无法保证退休后的体面和生活质量;原油过剩是因为缺乏调控,是市场失灵,价格作为物品稀缺指标,但缺乏预测功能,这需要一个全球调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4 14:34:34
储蓄过度  之于国内平民来说 值得商榷  因为更多的人挣扎于温饱或贫困线下   曾在某国有商业银行分管过储蓄业务工作  一些储蓄存款水分颇多   例如公款私存 、应发的工资拖延几天再转入客户账户以达到积压资金冲储蓄存款余额指标目的   尤以每年的一季度存款大战时为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6 11:46:21
文化劳工 发表于 2015-3-4 14:34
储蓄过度  之于国内平民来说 值得商榷  因为更多的人挣扎于温饱或贫困线下   曾在某国有商业银行分管过储蓄 ...
其实,储蓄要分对私和对公,你的提醒很好,我忽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