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9913 110
2015-03-09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毕业太容易了



■本报记者 张婷 3月8日发自北京


“博士生答辩走过场的现象太严重,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金宏今天抛出的这个话题,立刻引爆全国政协教育界别41组会场。


丁金宏带着怨气说,不少论文提前一天才送到答辩老师手里,根本来不及看。答辩时,“专家们说说皮毛,你好我好大家好,意思意思也就通过了,根本不当回事”。看起来都是100%的通过率,但有些论文真是看不下去,几乎没有什么原创性。


丁金宏对比国内外的论文答辩发现,在国外,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是面向全球聘请有发言权的专家,博士论文要提前一个月送审,答辩组专家还要出具书面报告,“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答辩太宽松了”。


答辩过于宽松,直接影响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宽松,则意味着一些本来不合格的博士毕业了。


41组以教授居多,丁教授的话音未落,会场顿时热闹起来,委员们在小声议论着:


“论文有水分的的确不少,博士生之间的水平差距太大了。”


“答辩委员会很多是熟人相互请,你让我的学生过,我让你的学生过。”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感慨道:“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差距在博士的培养上。”


丁金宏继续说,现在学生不在乎答辩,害怕的只是盲审。被抽到盲审的学生垂头丧气,没被抽到的欢天喜地。


丁金宏建议,对盲审不合格的论文,可再请一位专家审查。如果两位专家都判定不合格,即可宣布没通过审查。“要严把博士出口关。每年国务院学位办要抽查,对不合格的论文,不但追究导师的责任,还要追究答辩委员会的责任,这样大家就把答辩当回事了。”他说。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汪苹委员也赞同提高博士的淘汰率:“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就要宽进严出,对不合格的学生不准予毕业。”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南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委员提议,“请曹雪涛院士发言”,“曹院士指导的优秀博士论文最多,最有发言权”。


曹雪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他的12名博士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曹雪涛认为,博士的问题,关键还在导师身上。


“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导师。”曹雪涛认为,三流导师传知识,二流导师教方法,一流导师授理念。对博士生的培养,要有醍醐灌顶般的开悟。导师要有让学生“骑在导师头上”的本事和胸怀,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得更远、走得更远、悟得更深。


说到这里,大家纷纷点头称道。


“博士生不是苦力、劳力,而是要作为人才去培养。如果我的学生毕不了业,我会觉得愧对他们。”曹雪涛说。


他认为,要提高博士生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博士生导师的准入和淘汰机制。“可以由行政人员、老教授和年轻人共同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选拔、考核博导。对考核不过关的博导,可以不再聘任。”


曹雪涛抱怨,目前的博士生导师淘汰机制落实得不好。有的学校规定,导师没有申请到经费就取消资格,经费不应该是核心标准。一个人的能力、理念,对学术的追求,对人才成长规律的理解,包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都到位了,才能当好导师。


听了大家的发言,丁金宏点头回应:“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亟待加强!”(原标题:两会关注 我们的博士太容易毕业了!——政协委员忧心博士生培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3/314585.s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9 15:19:15
2015/3/9 9:47:12 yipindoujiang IP:
此外,很多学校规定:达到某某期刊发文就可以免盲审。
这是什么概念?发了某文就代表博士论文一定够了?当然,CNS等高大上的可以算,普通一区也算。
[回复]
2015/3/9 9:46:32 lemaitre IP:
“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导师。”
感同身受!
[回复]
2015/3/9 9:42:53 yipindoujiang IP:
有没有想过博士读得很不爽??
[回复]
2015/3/9 9:38:57 liudcssx IP:
“曹雪涛认为,博士的问题,关键还在导师身上。

“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导师。”曹雪涛认为,三流导师传知识,二流导师教方法,一流导师授理念。对博士生的培养,要有醍醐灌顶般的开悟。导师要有让学生“骑在导师头上”的本事和胸怀,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得更远、走得更远、悟得更深。”这话说得好,相比之下,不入流的导师占了一半以上。
[回复]
2015/3/9 9:24:35 suren IP:
从这篇新闻稿来看:部分委员也只是说了个皮毛而已
2015/3/9 15:09:35 lyl39213096 IP:
曹雪涛院士说得还是符合实际得多,现在的博士培养,不是培养,而是动不动就提高毕业条件,好像毕业条件提高了,博士生培养质量就提高了似的!导师可以从来不管学生。
[回复]
2015/3/9 14:52:34 maozigongguan IP:
我去年买个表,这样说话的也能当选
[回复]
2015/3/9 14:43:04 whale11 IP:
X朝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全民失业率,GDP,物价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数据就没有水分?你能买到不注水的肉?
[回复]
2015/3/9 14:38:40 goy IP:
理工科混个博士不太容易,实验、仿真、创新性、论文、匿名送审....,还是区别下好,勿以偏概全
话说回来,国外学位也有混的
[回复]
2015/3/9 14:32:49 nisafree IP:
你自己学校的问题不要强加别人好吧,我们学校一年比一年难。华东师大排名也还可以了,有那么差吗?还是无病呻吟呢!再说了,博士也是投资,投资和产出都是匹配的,博士毕业的待遇和就业环境怎么样?待遇好了,自然抢手,抢手要求自然会高,能不能找找根源,别拿表面现象比比好么?
[回复]
2015/3/9 13:48:37 wyz8610 IP: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毕业太容易了
----哪个行业,哪个领域不注水?一个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水分太多了。
[回复]
2015/3/9 13:48:20 chenansb IP:
名校博士轻松10多分。。小学校拼命搞个核心。。。博士的水平差距太大了。。
[回复]
2015/3/9 13:10:05 chyp IP:
拿出高考的劲头来选博士也就差不多了,我们的教育是一旦过了高考,就拥有了科研界的绿卡,只要你愿意,就能读到博士后
[回复]
2015/3/9 13:09:09 NDL884 IP: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理工科还是文科。理工科发表论文还是必要的,而且达到毕业的水平也不容易,很多高校(至少985高校)的过程管理很严格,所以答辩可以讲是水到渠成,所以答辩时好像是容易了些。真的,导师很重要!!!
[回复]
2015/3/9 12:18:18 yao101yao IP:
那一定先怪老师做法做的不到位
[回复]
2015/3/9 12:06:56 xjzuo IP: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但是能不能别扩招博士了?博士不是打工仔,是要做出真东西的专门人才
[回复]
2015/3/9 11:54:28 kerrykingtt IP:
现在有些985的博士生别说1区期刊论文,就是连3,4区的没发,仅仅发了很水的EI会议和大学学报也能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写的也是一塌糊涂,基本的科研能力都没有,太可怕了! 更别说其他学校了
[回复]
2015/3/9 11:28:14 chopra IP:
感觉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差距在校长,真心致力于搞教育而不是忙着凑业绩升官的校长,真的十分少见
[回复]
2015/3/9 11:11:02 yuquanyao IP:
还是曹院士说的对。不能怪博士生本身,这不是根源。
[回复]
2015/3/9 10:34:39 mumudlut IP:
对导师来说,养个博士生也太容易了。。。几百块一个月就够了。
[回复]
2015/3/9 10:22:51 Hrrrli IP:
现在社科期刊,都是基金文章,不是老师博导就是其博士生,不想看,没读者,也是自娱自乐。期刊也是不成期刊。国家也是先定个主题,就是稳定国家。国家也要生气,这个也不准那个也不准,近几年文艺尤其不行。本来超女是好苗子,尤其是出了中性歌手,中央一打压,全死了。不爱护年青人啊。中宣部是杂种。
[回复]
2015/3/9 10:18:54 Hrrrli IP:
近亲繁殖,也是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
[回复]
2015/3/9 10:15:02 chang349276 IP:
感觉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差距在导师,负责任的导师十分少见
[回复]
2015/3/9 9:53:20 heshui99 IP:
还是院士说得好,难怪培养出12个全国百篇优秀论文。
[回复]
2015/3/9 9:52:17 fcbalake IP:
“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差距在博士的培养上。”从小学开始就差得远好不好!高等教育知识基础教育的延伸而已,理念就这样,你怎么要求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9 17:48:00
嗯,的确是这样。所以我们学院跟导师一直鼓励答辩前除了发表学校规定的小论文外,还能够将博士论文的主要章节也发表了(至少要C刊),从而保证博士论文的质量下限。这种要求个人觉得不错,但是一些人说是自己抄袭自己的行为,所以中国每个学校间的要求与规定都很难统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9 17:59:07
如果丁教授在同城的另一所高校就知道博士到底好不好毕业了,虽然我也不认同提高毕业条件就是等同与提高培养质量,但是既然要提高毕业条件,那也同等地提高师资和其他培养条件才行。坦率地讲他说的是实情,至少反应了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博士太好毕业的现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9 18:40:36
985以上的高校,毕业不那么容易。但一些211甚至非211高校,说实话,确实有不少水的。可是博士质量这玩意儿,本身就应该是个正态分布,怎么可能都创新???啥叫创新?谁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9 19:57:56
非常同意曹院士的看法   不管是硕导还是博导,都应该有淘汰机制。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