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运动的相似性是客观事物之间相同与相异的辩证统一关系比较。相似性原理的主要客观依据是物质系统运动的相似性,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相似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近似、类似等多种说法来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但一般都未涉及其哲学内涵。实事上,相同与差异、相似与不相似都不是绝对的,相似本身就包含着不相似,相似与不相似都蕴藏在同与异的辩证统一之中。所以,相似性既不是相同性又不是变异性,而是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的同与异的统一。
对相似性原理的论述,中国古人所著的易经就有之,宋人两程(程颐、程颢)更是提出“万物皆是一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希腊古人也称人为小宇宙。
现代人类对相似性原理的论述,主要有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逐渐才形成一般系统论等等。
系统论认为: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从基本粒子到宇宙,从细胞到人类社会,从动植物到社会组织,无一不是系统的存在方式。系统时时处处可见: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企业、一定自然条件下的植物群落、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可视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研究和目的出发,可对系统作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划分,例如一个细胞、一个器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座城市等,都可相对独立地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可见,用“系统”的概念来表达形式相同但结构却可能相异按而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且又具有一定复杂结构的相似组织整体是使人类对宇宙中不同复杂事物的简化认识,从而使事物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从而使人们更加把容易握事物的规律,这就是相似性原理的好处。其它与相似性原理有关的有耗散结构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等,暂且介绍到这里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0:10: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