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52 3
2008-09-21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两句话:

1、美元汇率上升,也就是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将刺激我国的出口,抑制我国的进口。

2、人民币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从而将抑制我国的出口,刺激我国的进口。

        这使我有些迷惑不解,我感到这两种说法在不添加前提条件下,其中必有一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我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种说法错误,因而也就得不出“从而将抑制我国的出口,刺激我国的进口”的结论。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国使用的是“直接标价法”,这样很自然地,第一种说法正确,而在这种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上升”,应该是“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我认为,因为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只要不做特殊说明,也就是说,只要不说明是“间接标价法”,我都可以理解为是在“直接标价法”下所进行的讨论。要是在第2句话前加上“在间接标价法”下,那么说“人民币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也就正确了,但后面的结论又不正确了。

        
    请问我这样理解正确吗,第2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1 17:44: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1 17:31:00

负责任的说法,就是说“A币相对于B币升(贬)值”,而不采用“汇率”字眼(就不必卷入标价法的区分了)。

其实,无论怎么表述,人们不外乎就想知道,谁对谁升(贬)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1 17:33:00
“(某币)通货膨胀”的说法,其实是说,某币相对于本国商品篮子贬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2 18:55:00

版主,你太牛拉!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