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给员工提供了大量福利,比如干洗、按摩和理发等等。但对有些人而言,在科技公司工作要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困难很多:为人父母者。
Facebook会举办通宵达旦的编程马拉松活动。谷歌(Google)也有周末激光枪对战赛。很多初创公司完全没有育儿假政策可言,所以第一个生孩子的员工不得不向公司提出设立此类规定的要求。
还有更微妙的讯息被传达出去。雅虎(Yahoo)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大谈自己生下孩子两周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后来,雅虎公司告诉员工,他们以后不能在家工作了。有孩子的员工纷纷表示,团队中往往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他们是其中唯一有孩子的人。
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的冲突,最近几周突然闯入了公众的视野。在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的性别歧视案的审理过程中,证词显示,因为怀孕或准备休产假,两名前合伙人没有得到董事会席位。在针对Facebook的一桩诉讼中,一名前技术合伙人称,因为每个月到自家孩子的学校当一天志愿者,她遭到了上司的斥责。她表示,此事本来属于公司政策允许的范畴。因为有承包商雇员抱怨没有得到休病假的福利,微软(Microsoft)不得不对此做出了强制规定。
“高科技企业的文化未必对家庭友好,我认为,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说。他曾是Facebook的首席技术官,如今是初创公司Quip的联合创始人。
大家都知道硅谷不仅站在科技前沿,而且在职场政策上也相当前卫。然而,它给在职父母造成了诸多困难。此事突显了美国经济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努力适应当代家庭生活方面,可以说美国比其他的富裕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美国职场一向赞许那些把工作摆在家庭之前的人,而欧洲国家早已为在职父母提供了更优厚的政策。不过,在过去的20年中,这一差距在明显拉大。其他发达国家增加了带薪育儿假和儿童看护等福利,美国却没有跟上。
此类政策的缺失,给企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优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但对员工而言——其中大多数不是有小孩,就是有年迈的父母,或者两者都有,很多人还是单亲家长——其中的不利之处是巨大的,无论他们收入丰厚,还是拿计时工资。如今很多员工觉得,自己必须得在事业和家庭中二选一,而有这种想法的并不限于蓝领或白领。
以前,美国三四十岁在职女性的比例高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洲的许多地区,现在却已经落在了后面。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弗朗辛·布劳(Francine Blau)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表示,公司政策方面日益扩大的差距是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这一挑战的不仅仅是女性:根据《纽约时报》、CBS新闻频道(CBS News)和凯泽家族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在未涉足职场的25至54岁的男性中,有37%表示家庭责任是自己不工作的一个原因。
更宏观地看,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家庭帮扶政策的匮乏反映了美国经济中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力不平衡。经济产出流入公司利润的份额在飙升,而员工的薪酬却停滞不前。
科技行业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为它吸引了美国最聪慧的人才,其中不少人比大多数员工拥有强得多的议价能力。硅谷还有着巨大的文化意义,不仅代表着美国的独创精神,也是吸引全球人才的磁铁。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