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0-16 04:43:00

用6公斤青菜换取肉类和大米的交换价值必须大于(0公斤肉类+0公斤大米)/6公斤青菜
---------------------------------------------------------------

 

 

你的答案存在很多错误,在此就不一一点出,仅点一处,你依据什么说甲人一定拿6公斤蔬菜去交换肉、米,而不是7 或6.5公斤?仅因2公斤能吃饱?此言缪矣。

在此我仅举一例:

假设存在一人,其生存状态为:

一个吃饱饭需要1000粒大米的人,拥有1001粒大米,且赤身裸体处于零下10度的状态,难道这个人能拿1000粒大米食用而仅用1粒大米拿出去交换衣物以缓解寒冷吗?

若你的这个观点成立,当铺都不存在了。难道去典当的人都是对自己的典当物都不需要了吗?

例如,有的人拿自己家中的贵重物品典当,并非不需要,而是还有更需要的需求需要解脱。如,家里有人生病急需资金等。

套用你的例子,人拿出来交换,并不是吃饱后的剩余交换,而是人要满足各种欲望需求消费后的总的效用平衡,以达到总效用极大化。而不是叫这个欲望完全满足,而另一个欲望半满足。

本人仅是偶然浏览一下人大论坛,见有一很有意思的帖子,故现注册一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05:28:00

价值这个概念都是一个伪概念,是人为杜撰的,何来价格决定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0:32:00
以下是引用gangqiangdoushi在2008-10-16 3:43:00的发言:

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假设在一个星球上有甲乙丙三个人,青菜、肉类、大米是三个人为了生存的必要物品(其它暂时不考虑)。

甲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

乙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0.2公斤、1.8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

丙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0.2公斤、0.1公斤肉类、4.2公斤大米;

 

甲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2公斤、0.5公斤肉类、1公斤大米;

乙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2.4公斤、0.6公斤肉类、1.2公斤大米;

丙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4公斤、1公斤肉类、2公斤大米;(必须明白:一个生物对于食物的必要的标准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个相对的范围,人类也不例外。但是,在这里我们为了方便于计算才给出一个明确的值);

 如果问你甲乙丙三个人应该如何消费青菜、肉类、大米才能效用最大化?甲乙丙三个人分别消费青菜、肉类、大米效用最大化时的比例是多少?如何才能使甲乙丙三个人都效用最大化?从这个例子你认识到是什么东西在支配甲乙丙他们三个人那样去做?是什么原则或者规律呢?能否用数学精确论证的表示出来?

 提醒:必要的标准量不等于实际上的消费量,必要是个事实前提,想要是以这个前提为基础产生的动机,消费则是由这个动机的驱动下同时受到一定环境因素的制约下的行为。

 为了使大家解题简单点,可以不考虑交易费用。

------------------------------------------------------------------------------

你的这道题除我之外,地球上所有经济学人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若有人答出来也是错的。

因为现在的可供使用的所有经济学理论全都是错误的,它的答案必须依靠一种全新的理论来予以阐释。

你这道题不要说甲、乙、丙三个人,就是甲、乙两个人所需的计算量也是巨大的,没有几个版面无法完成。

谁知道你是不是说大话呢?计算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0:36:00
以下是引用gangqiangdoushi在2008-10-16 4:43:00的发言:

用6公斤青菜换取肉类和大米的交换价值必须大于(0公斤肉类+0公斤大米)/6公斤青菜
---------------------------------------------------------------

 

 

你的答案存在很多错误,在此就不一一点出,仅点一处,你依据什么说甲人一定拿6公斤蔬菜去交换肉、米,而不是7 或6.5公斤?仅因2公斤能吃饱?此言缪矣。

在此我仅举一例:

假设存在一人,其生存状态为:

一个吃饱饭需要1000粒大米的人,拥有1001粒大米,且赤身裸体处于零下10度的状态,难道这个人能拿1000粒大米食用而仅用1粒大米拿出去交换衣物以缓解寒冷吗?

若你的这个观点成立,当铺都不存在了。难道去典当的人都是对自己的典当物都不需要了吗?

例如,有的人拿自己家中的贵重物品典当,并非不需要,而是还有更需要的需求需要解脱。如,家里有人生病急需资金等。

套用你的例子,人拿出来交换,并不是吃饱后的剩余交换,而是人要满足各种欲望需求消费后的总的效用平衡,以达到总效用极大化。而不是叫这个欲望完全满足,而另一个欲望半满足。

本人仅是偶然浏览一下人大论坛,见有一很有意思的帖子,故现注册一答。

 

欢迎来到本帖子捧场!

呵呵!不过,你又是一个没有看清楚帖子就下结论的挑战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1:48: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0-16 10:3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gangqiangdoushi在2008-10-16 4:43:00的发言:

用6公斤青菜换取肉类和大米的交换价值必须大于(0公斤肉类+0公斤大米)/6公斤青菜
---------------------------------------------------------------

 

 

你的答案存在很多错误,在此就不一一点出,仅点一处,你依据什么说甲人一定拿6公斤蔬菜去交换肉、米,而不是7 或6.5公斤?仅因2公斤能吃饱?此言缪矣。

在此我仅举一例:

假设存在一人,其生存状态为:

一个吃饱饭需要1000粒大米的人,拥有1001粒大米,且赤身裸体处于零下10度的状态,难道这个人能拿1000粒大米食用而仅用1粒大米拿出去交换衣物以缓解寒冷吗?

若你的这个观点成立,当铺都不存在了。难道去典当的人都是对自己的典当物都不需要了吗?

例如,有的人拿自己家中的贵重物品典当,并非不需要,而是还有更需要的需求需要解脱。如,家里有人生病急需资金等。

套用你的例子,人拿出来交换,并不是吃饱后的剩余交换,而是人要满足各种欲望需求消费后的总的效用平衡,以达到总效用极大化。而不是叫这个欲望完全满足,而另一个欲望半满足。

本人仅是偶然浏览一下人大论坛,见有一很有意思的帖子,故现注册一答。

 

欢迎来到本帖子捧场!

呵呵!不过,你又是一个没有看清楚帖子就下结论的挑战者!

 

并不是本人为看清贴子,你的贴子清清楚楚写明使用6公斤蔬菜参与交换,我只想说不能仅依据甲人仅需2公斤蔬菜就认为其必然拿6公斤用于交换。

另外,此类问题计算起来十分复杂,需使用微积分原理而远非仅使用加减乘除那么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2:30:00

 

你没有看清楚我的约束条件。为什么使用6公斤蔬菜参与交换我的答案已经交代清楚了。

这道题既然太过于复杂那么就来一道简单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2:44:00
再看看这一段话:因此,在只知道自己的需求不足与产品过量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约束条件),甲会想自己的肉类大米和肉类剩余是负的:即(—0.3公斤肉类、—0.9公斤大米),如果能够有人把自己生产过量的6公斤青菜交换到自己需求不足的肉类和大米,即使哪怕是一丁点肉类或者大米都是好的,因为从甲消费这三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价值的比较来说,必要剩余的6公斤青菜产品给甲带来的效用比不上哪怕是一丁点(设肉类的消费量为X,设大米的消费量为Y,这个两个值的消费量范围是:0<X<或=0.3公斤肉类;0<Y<或=或0.9公斤大米。)肉类或者大米给甲带来的效用多,这是肯定的。只是效用多多少却由于青菜与肉类或者大米是不同物品不能用基数效用论考察,因此,只能用顺数效用论考察不同物品效用的大小(这里暂且不多讨论)。也就是说当消费者使用一种物品刚刚达到边际效用为零(就是效用最大化时)或者必要需求满足时,另一种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未必为零(就是未必为效用最大化时)或必要需求未必满足。所以,在某一特定时空状态下用一种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能够换取自己稀缺(主要是需缺)的东西从而使用一种物品刚刚达到边际效用为零,这就是价值主体最希望达到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价值主体某一层次的自我实现。但是甲自己生产没有办法达到这一层次自我实现的状态,只有与别人合作,主要是交换才有可能实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6925-1-1.html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2:53:00
你说的没有错!这道题除我(但是肯定不是你)之外,地球上所有经济学人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因为,从你连我的约束条件都没有看清楚可以判断。呵呵,希望在下错了!你是对的,这样,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得到学习的机会了。嘿嘿。。。。。。[em05]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6925-1-1.html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17:3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9 15:25:05
顶顶顶顶顶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09:18:59
求效用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6 00:21:27
好题,值得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