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6-25 21:45:15
格雷欣法的实现,依赖于两个前提:其一、货币是法币,人们必须无条件接受,没有其他选择;其二、优劣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固定不变。这两个条件是相互依存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离了另一个而单独存在。同时,这两个条件又都是必要的,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格雷欣法则都将不成立。
我们可以设想,在单一金属本位之下,比如金本位,同一面值的金币有高、低两种不同的含金量。但是,除了选择接受金币之外,人们还可以接受另外一种通货,如美元,且美元的价值稳定,那么,人们将不会接受含金量低的金币。这样,含金量低的金币将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如果其不按照含金量进行相应的贬值的话),只剩下含金量高的金币和美元。
对于优、劣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固定这一前提,我们也可以做同样的分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由于银的开采相对于黄金增加,造成其对黄金相对贬值。如果银币相对金币的兑换比例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供给量的增加而进行相应的贬值,那么,金币和银币都会留在流通领域,不会发生银币驱逐金币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2 14:08:28
劣币驱逐良币是在交易双方都知道且能够辨别货币的好坏的前提下提出的,而柠檬市场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此时,卖方知道的信息是比买方的多的,卖方知道如何辨别产品质量,而买者是不知道的。我想这也是这两者的差别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 20:11:08
个人理解:柠檬市场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一个原理:柠檬市场效应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上好的商品反而被淘汰,差的商品充斥市场。用来解释“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解释劣币是如何进入并充斥流通领域的:前提:1.劣币和良币面值都一样,都是法币。2.良币指价值等于面值,劣币指价值低于面值。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劣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假设市场上每个主体对于铸币的成色、质量等都非常清楚,那他肯定不会接受劣币,劣币也就不会进入市场。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主体一开始无法区分良币和劣币,接受了劣币后才发现他是劣币(“柠檬”:次品的还有一种理解就是成交后买家才发现有问题的商品),那他也会急于把劣币优先使用出去,把良币贮藏起来。这样一来劣币就进入了流通领域。之后在市场主体都意识到市场上存在劣币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避免良币换到劣币),会更多地使用劣币,贮藏良币,导致最终的劣币驱逐良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