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8 1
2008-10-09
<p>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在LM曲线趋向平行于 国民收入轴线 时,此时 利率 较低,此区域称之为 凯恩斯区域,或流动性陷阱。</p><p>流动性陷阱的特征: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p><p>那么,此时中国乃至全球央行联动降息,这一声势浩大的全球救市行动,有效性并不乐观。</p><p>验证一下:如今各个国家都强调 流动性不足 的问题,可理解成货币不足。</p><p>                  那么ZF降低利率--导致:银行银根松动+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导致:降低流动性不足的问题</p><p>看上去似乎成立。其实全球经济普遍看跌,且金融业危机四伏,能自保的银行就不错了,哪会冒险将钱再贷给经济前景并不看好的企业。</p><p>换句话说,利率再降,银行还是惜贷,直至经济企稳,企业状况好转。</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1 18:12:00

1.救市政策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注资的多少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当然资金多点作用更大些!

2.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是要时间的,这也导致了政府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3.一国的经济能否走出凯恩斯陷阱,关键还是要看投资者的信心,要是投资者信心不足,政府采用再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收效也不会很明显。

4.等到投资者信心恢复了,也就是收入增多的时候,加上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才能走上复苏的道路。

    恳请大家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