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6-2009.2.12)评审:熊培云 网易评论
No.1 地权归农户不会导致权贵私有化
◆网易,2月10日,作者:秦晖
(原文摘录)在不民主的条件下处置公共财产,由于所有者——公众与“看守者”——官员之间缺乏真正的民主授权——问责关系,容易出现卖方缺位下的“看守者交易”。但中国农村土地与其他资产相比有一个不同:农村土地并非由官员经营,而是由农民自己经营的。农民自己就是“看守者”。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反而令地权改革比其他公共资产的产权改革更为困难。由于土地不是由官家经营,而是由农户经营的,于是有些人就绝不允许它私有化!
事实上,此前由官员控制并经营着的公共财产搞产权改革,就变成了“看守者”国企、乡镇企业的领导、官员们的私有化。工人只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而且这样的私有化简直是势如破竹。
为什么那时把企业私有化给官员,可以!现在把土地私有化给农民,就不行呢?说穿了,现在土地不是由官员、而是由农户“看守”的,“看守者私有化”也化不到官员手里,私有化了他们搞“圈地”反而不方便了——这才是地权归农的阻力如此之大的真正原因。
必须指出:农民是土地“看守者”的这种状况目前正在逐渐改变。在“极小农”缺乏竞争力,而“土地私有化”又不能搞的情况下,有人想用“圈地”的办法推行“规模经营”,有人提出应该把土地重新交由“集体”经营,还有人主张让“村官买卖村地”,使“集体土地”(而不是农户的土地)入市交易。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意味着把土地变成过去的“乡镇企业”那样由官员而不是由农民“看守”的财产。
为了避免“现行政治条件下地权改革的结果造成‘权贵私有化’”,在“被集体化”问题并未解决、农民还缺乏自己组织的情况下首先是要“地权归农户”。
【推荐理由】长是秦晖老师文章的一大特色,但时常能入木三分。所以,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读读全文。中国的事情总是有点诡异,为什么官员管全民所有的财产时,私有化势如破竹;而老百姓仅仅是守着有限的土地,产权明晰却这么难?莫非这个世道,只见得“权贵私有化”,而见不得“平民私有化”?这个问题问得深刻。但愿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们都能这么不留情面地质询。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2356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7 14:07:3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