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85 5
2015-05-27
反对马克思的人类劳动产生价值说法的人,通常会拿没有人类劳动的处女地可以买卖和收取地租说事,其实处女地可以买卖和收租,与其说是以为土地,不如说是因为树立其上的上层建筑的暴力庇护和允诺。
1.打个比方,我是秦朝丞相李斯,秦始皇把他一块赵国处女地赏给了我李斯,成为我李斯所有,我有一天拿这块处女地去卖,别人之所以要付给我李斯钱,与其说是因为土地,不如说是因为秦朝法律的暴力庇护和允诺---------法国的兰盖说的好:“法的实质就是所有权。”。
2.如果我把上层建筑(法律)的这种暴力比成一把手枪,那么,我直接把手枪对准任何一个买者(如黑社会收取保护费),我都可以不要任何商品劳动就能获得钱-------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无本“买卖”,正说明了处女地可以买卖和收租的真相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7 11:59:40
当然要有个先来后到啊。
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最一开始是一种公共资源,即产权上无排他性,也就是任何人无产权的,这是一;其次是在消费上有竞争性,也就是,这资源你消费了,别人就无法消费,反之亦然。
在经济学中,公共资源的这两个特性,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的滥用,进一步加剧消费上的竞争性。
那么,人们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则,比如先来后到的规则,先到先得,于是公共资源就转化为私有财产,也就是说,公共资源转化成私人物品,其特征是产权上有排他性,即有人对此有产权,他人则对此无产权,若无产权人要获得此物,无非两种做法,一、同产权人商量交换比例,用其他物品换回此物,从而从无产权转化为新产权人;二、用暴力或欺骗手段从产权人那里夺取此物,从而成为新产权人。
因为后一种情况将导致产权的不稳定,任何夺取他人物品的人,从自然法看,都是不合法的,任何人都有在合适条件下夺取他人财物的激励,这个社会必然是无序的,而无序社会,比公共资源造成的滥用更可怕,那就是人们的保护资源、扩大资源的积极性降到最低,而你争我夺、若肉强食的积极性到达最高,这样的社会,必然是朝向解体的方向。正是这样,社会需要进行初始产权的界定,而这个界定过程,必然是以暴制暴的。
就是所谓的国有制,不同样是建立在暴力维持的基础上吗?
所以,楼主的抱怨,只能是无病呻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7 12:11:18
你那个第二段,就是无病呻吟。
如果自然资源的第一位所有者如同你说的是用手枪抵着买者要求补偿,那么,当你取消其所有者资格,直接拿他的东西的时候,不也一样是用手枪抵着对方去剥夺吗?
自然资源本是公共资源,任何人取用后,就成了私人物品,如果说第一位所有者是掠夺者,那么,任何不付费抢夺所有者的人也是掠夺者。别只是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7 13:11:54
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和产权
罗鹏

在经济学中,有两类物品值得注意,就是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所谓公共物品,是指在产权上是无排他性的,也即任何人没有权能(权利和能力)排斥任何其他人的消费享用此物品。将公共产品同公共资源分开的第二个特性就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无竞争性,也就是说,某人消费了(一部分)此物,并不妨碍其他人依然能够享用到此物。
与公共物品相同之点,公共资源在产权上也是无排他性的。与公共物品不同之处是,公共资源在消费上有竞争性。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观照,阳光就是公共物品之典型,牧区的天然草场就是公共资源的代表性例子。
两种物品的无排他性,将引致如下后果:
对于公共物品,无排他性可能引致“拥挤”现象,从而使公共物品转化为公共资源。比如,适合做阳光浴的无主海滩,谁也无权阻止他人去晒太阳,一时间人满为患,你遮挡我,我遮挡你,晒太阳的竞争性就出现了。
更为严重的是,公共资源由于无排他性,本来就存在的消费竞争性更加严重,因为,我不消费,就要被别人消费,从而失去消费的资格,在海洋鱼类资源而言就是滥捕,原始森林而言就是滥砍滥伐,在天然草场而言,就是过度放牧。
因此,制止天然的公共资源之滥用,建立产权就是个重要的问题。
将天然的公共资源转变成私人物品(私人物品,产权上有排他性且消费上有竞争性),不但能够有效制止资源的滥用及枯竭趋势,还提供人们保护资源、扩大资源的积极性。以天然草场转化为私人草场为例,草场的所有者,其经济利益与草场的可持续性相联系,任何对草场的杀鸡取卵式的使用,都是不明智的,相反,他要为草场中的地力恢复、新草的种植下大力气,始终保持有草可牧,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观照野生东北虎濒临绝种的问题,产权界定就有了更为普适的意义。把野虎转化为家虎,为虎的种群延续和发达,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思路。“以虎养虎”,而不是被动保护。
一些人,基于对产权作用的无知,攻击产权的作用,说自然资源产权人是“拿着手枪逼迫买者掏钱,用有价值的东西去换回无价值的东西”,这要多么无知啊?消费的竞争性,就在揭示着成本和价值,公共资源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当然,不是什么“劳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7 13:13:10
黄牛.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7 13:24: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