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吗
阅读:3272008-11-04 08:46
标签:商品始点经济细胞资本论抽象具体劳动教育
李克洲发表在《经济学家》网站上的文章《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
http://www.jjxj.com.cn/article/14472)一文,实际上是把一个在若干年前已经争论清楚的问题重新翻出来。旧问题当然可以新讨论,马克思《资本论》也当然可以质疑。问题是:首先要真正全面地理解原著,其次也必须将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吃透。我以为,李文正是犯了这个大忌。 下面,是我在1981年写作的一篇旧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资料》1981年第4期),正好可以回答李克洲的质疑。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十七世纪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辛勤走过道路,为当代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在另一个层次上所重复。那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以抽象范畴作始点,而“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而且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流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诸著作中,几乎都难于说其研究始点是科学家的。笔者以为,为了迅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分析诸多政治经济学著作,指出其中关于研究对象、始点方面的问题。
这里,我们试图以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绐点的理论为指导,以《资本论》始点为借鉴,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的研究始点作简要述评,以求能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科学何以为始点?这远不是一个随意性和假定性的问题,它应该也确有其科学的根据。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自然也不例外。对这一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史上一直是经济不家们思索的问题。在马克思之前,尽管有不少的经济学家对此有过颇有见地的看法,但第一个自觉地研究、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是马克思。在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种种始点分析评述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将马克思关于研究始点的理论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两条不同的道路:由具体现抽象,抽象到具体;因而形成两个不同的研究始点:一是具体开始,一是由抽象开始。从具体开始似乎正确,但仔细考察起来变会发现这是错误的;相反,从抽象开始,才是正确的。
第二,既然由抽象出发是科学的,那么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有哪些基本规定性呢?
(一)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应有以下几个特征。它最简单的范畴。在简单的范畴中,不发展的具体可以已经实现,而那些具体范畴表达较多方面的关系却并没有产生。换言之,最抽象的范畴最单纯的、最无内容、最少规定性的范畴,它不表现具体范畴的复杂关系,它只是简单关系的表现。由此出发,我们才不至于在研究的开始,就陷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后来迷宫之中。它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最抽象的范畴,是对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抽象,所以抽象的范畴表达关系,为许多范畴所共有、为一切范畴所共有。换言之,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必须是该社会最本质的范畴,它概括着一切范畴的基本方面,所以它是最一般、最普遍的范畴。由此出发,我们才能抓住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本质的一般”。它是始初的范畴。最抽象的范畴,还表现为历史和逻辑的最初经济关系,即后来经济关系由以发展的原始基础、根据、萌芽。由此出发,我们才能抓住经济关系发端的基础、各种社会矛盾的萌芽。总之,作为起点的抽象范畴,必须是最简单、最普遍、最一般和始初的范畴。
(二)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必须是“经济的具体物”;或用列宁的话讲,是“直接的‘存在’”。所谓经济的具体物,是马克思针对从概念出发的唯心主义而提出的命题。它是指,作为始点的范畴,是对“最丰富的具体”的抽象,它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而不是无存在根据的脱离客观经济关系的名词、概念。所以,从最抽象的范畴出发,不过是从最简单、最普遍、始初的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出发而已。这一点,是唯物与唯心论在始点问题上的分水岭。
(三)综合起来看,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表现为一个社会机体上的、一系列经济条件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经济细胞”。这一经济细胞,是上述全部元宝性相统一的体现。它在质上,简单地、浓缩地表达了社会生产关系;它地量上,集中地代表着社会财富。这一经济细胞在质和量上表达和代表的关系、内容,是通过单个别细胞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研究始点的“经济细胞”,不是一个细胞群,而单个的经济细胞。这一经济细胞,成为某一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标志。
第三,抽象范畴因其抽象程度不同而有区别,作为始点的是现实社会中最抽象的范畴。抽象范畴可分为三类:(1)有的抽象范畴,在过去的时代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当时社会最简、最普遍、始初的范畴,发展到当前的社会,失去了它的统治地位,成为较低程度的抽象范畴,如农业劳动。(2)有的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但它的充分深入而广泛的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就是说,曾经是比较抽象的范畴,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成为最抽象的、占统治地位的范畴,如价值。(3)有的范畴,可能发展到当前的社会还不足以取得统治地位,它的广泛深入地发展只能属于更为高级的社会,所以它还不是最抽象的范畴,如计划。而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只能是最抽象的范畴,即上述第(2)项中那类的范畴。当然,所谓抽象和具体,是相对而言的。比较抽象的范畴,对更抽象的范畴,就是具体,但对更为具体的范畴,就是抽象;反之亦然。
《资本论》的研究始点是“商品”。商品作为《资本论》始点的科学性,是马克思始点理论科学性的验证。
第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一般的抽象的规定”,是最抽象的范畴,它具备了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的诸特征。首先,它是该社会最简单的范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而它的简单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关系、商品关系。其次,它是该社会最普遍并具有“本质的一般”的范畴。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它与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商品是它的产品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正是在这里,商品获得了普遍性特征和具有资本主义本质的一般性质。由它出发,就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产业部门普遍的经济关系。最后,它是该社会最基础、始初的范畴。商品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历史上都表现为基础的、最少内容的简单范畴,是逻辑层次的第一层,是整个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资本关系的产生,不过是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普遍化的结果罢了。从历史上讲,商品,是在历史上、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始初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而已。由商品出发,便找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基础,找到了资本关系的元初形式。
第二,商品是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社会形式,是经济的具体物。它体现了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的现实、存在的基础,即表明了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的诸特征是嵌于经济具体物之上的。从商品范畴出发,决非从概念出发。经济范畴是客观经济关系的理论抽象,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具体物。德国庸俗经济学家阿.瓦格纳曾将《资本论》从商品这个简单的经济具体物分析开始,歪曲为是从“价值”概念出发,然后将“价值”概念一分为二,一半是使用价值,一半是交换价值。对此,马克思指出:
这一切都是“胡说”。Deprimeabord〔首先〕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把它“分割开来”。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