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然是直接对次贷相关证券的投资,随着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这类资产严重缩水,并拖累各大行的投资也损失惨重,据高盛估计,美国机构的次贷相关损失有一半来自房贷债券。当然,直接对房地产的投资也必然会因为房价下跌而受到冲击。
其次是信贷危机带来的各种“副效应”,主要体现在各类贷款上的坏账。高盛的统计显示,华尔街机构的次贷损失中,来自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方面的损失占15%-20%,其余损失来自信用卡、汽车贷款、商业贷款和非金融公司债券。此外,各家机构前几年放出的杠杆收购贷款也因为信贷市场的骤然吃紧而出现不少坏账。
最后一点相对“隐性”,主要体现在各家机构因为出现次贷损失而遭到的对外形象上的打击,进而可能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以贝尔斯登为例,在该行实质倒闭之前,市场一度盛传该公司面临财务困境。这使得其他华尔街机构在与该公司进行对手交易时已经加倍小心。据一些对冲基金经理和退休基金及富人的理财顾问透露,过去曾以贝尔斯登作为主要经纪商的一些对冲基金,都纷纷将部分业务交给其他公司打理。这样的情况无疑进一步加重了贝尔斯登的融资难度,令业务状况持续恶化。
具体的就不说了,房地美、房利美、雷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