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10 0
2015-07-11
两个自我的分化
元间自我和物质自我以对立统一的形式组成了一个可以自己复制自己、自己维持自己的生命体。但是,这种维持和复制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进化中。生命体发展的趋势是具有更强同化能力、具有控制和掌握更多环境势态的能力,把更多原来属于对象的环境势态即外环境转化为自己可以直接操控和掌握的内环境。
这种变化对于元间自我来说,实现的方式仅仅是元间容量和内容的增加,这种增加所需的物质载体形式并没有变化,载体物质的量也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元间自我原有的方式可以适应和满足生物进化的需要。
对于物质自我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每一层次的进化,每一次扩张都会产生一系列物质形式的改变和积累,这就要建立新的物质构造和设施,从而形成分工严明、结构严谨、层层嵌套的物质大厦。物质自我虽然也以元间作为自己的规定,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实现这些元间,把这些规定具体化,物质自我的意义在于实现元间自我。
生命形式起源于有能力记忆自己的物质,一种元间依托一种可以互补的物质实现自我复制,这时,物质与元间处于直接的对立统一状态,这个物质就是以这种元间形式存在的物质。
成熟的、完善的生命具备了由其他物质来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复制的能力,不再仅仅从环境势态中挑选素材,不再仅仅被动地承受环境,而是可以有目的的制造自己所需的素材,可以局部营造内环境,影响外环境,主动创造有利势态。
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显著的差异,前者的物质性与后者的元间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照。
完善的生命中,物质自我与元间自我出现了显著的分化。
一般地说,物质自我与元间自我分化的程度标志着这种生命体的进化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