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实在不敢说,抛砖引玉罢了,希望术业有专攻的,例如专门看TMT的人来说说。他们看得肯定比我这里强而且深。
所谓的做行业研究,不管是我们所研究的,还是我们所想知道的,就是以下几点:
这个行业怎么赚钱。
这个行业现在能不能赚钱,或者还能不能赚钱。
这个行业以后能不能赚钱。能赚多久,还是需要多久赚钱……
这个行业挣一笔钱需要多久,周转长么。
这个行业赚钱容易不?风险大不大?靠周转?资本金?大数量?大体量?高负债?还是高科技?
行业乱不乱?有没有垄断?
首先要求不是你对行业的了解,而是对于商业的敏感。所谓的商业敏感就是在听和研究的过程中,时间闻出来这个行业的命门在哪里,说白了就是能不能挣钱,以及挣大钱的点在哪里?
所以,对于我们这种半吊子的行业研究来说,我们拼的其实是对商业以及商业模式的理解。非技术,偏商业。我们做行业研究并不在于要学会多少专业名词,就是要知道这个行业怎么挣钱能不能挣钱的。下面按照顺序来。
一、读新闻
读各种行业大事,行业政策,行业八卦,要了解行业排名靠前的,读不懂的行业名词先都记下来,看到的时间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政策,记下来。行业领军企业、快破产的企业,都要记得。带着商业模式的框架去读,找其中的关键点。
二、读卖方研究报告
这个时候就可以读卖方研究报告了:
先读行业内研究。先找个比较新的,可以研究全行业的。
读行业周报。行业周报一般是数据比较多,多读几家不同的卖方研究你就能知道大家都在看什么数据了。
之前记得了行业排名靠前的和靠后的行业都列下来,找几份招股说明书看。不仅要看内容,风险提示,还要看是谁做的,还要看是谁写的,还要看所在的地区,还要看老板是谁,是继续专注本职还是投身到房地产的滚滚红潮中了。
读这些公司的深度研究和近期研究。先读深度研究,深度研究一般是在这个公司转型(例如并购了一个公司,添加了一个产业链之类的)时候发的,结合时间前后和价格,看看到底这个转型是真是假,对公司影响如何。查公司换过几个高层,董事和经理。
读公司研究中的数据:可以做一个范范的估计,各个公司类比一下,对于每个公司做一个大概的(其实是肯定不准的)估值,心里有个谱。每个行业看重点数据。
三、吃饭,电话,喝酒,聊天。
读了那么多,想了那么多,肯定是有了解,但是仍然有不懂的问题的。这个时候,打电话到3种券商或者经纪的研究员那里,把你对于盈利点和风险点所有的疑惑,都去好好咨询下,这个排名是按照你能听到实话的排名来的。电话过去一个个问题问,在问之前你脑袋中先形成自己的一套逻辑,如果对方是跟你相同的,记得,对方反对你的,你要想是自己想错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记得谈的开心了就约出来大家朋友吃个饭……
还有,如果你认识行业大腕,各行各业的好朋友,咨询公司和会计事务所以及律所的好伙伴,行业的中层干部,等等等等
四、整理
最后就是写报告和整理了。建议去看高盛的,高盛的每个行业团队是有自己的思路的。
做领先指标。
五、跟踪
行业不是你了解就了解完了的。现在更多地行业已经是交叉性的。例如金融行业对重资产和轻资产行业的影响;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房地产对互联网用户增量与电信行业的影响;科技行业的发展对于互联网的影响进而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做宏观的好处是在大脑中是一张地图,各个行业可以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