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WOS(Analysis of Work Oriented Systems)或者更广泛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中,设定某个观测变量的系数为1主要是为了标定(scale)潜在变量。这是因为潜在变量没有直接观察到的数据,它们是通过多个观测变量来推断出来的。
1. **理解把其中一个指标的回归系数设为1**:当一个潜在变量被多个观测变量测量时,由于潜在变量本身是没有单位的,我们需要某种方式来“标定”它。设定某个观测变量的加载(即回归系数)为1就是一个常见的做法,这相当于给潜在变量赋予了一个参照点和尺度。这样做的结果是,其它观测变量的加载值就可以被解释为相对于这个参考观测变量的变化程度。
2. **为什么我看到一些路径图中的观测变量并没有设为1**: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所有模型都需要或适合将某一个指标的系数设定为1。例如:
- 如果使用了软件自动标定的方法,那么可能每个潜在变量下的第一个观测变量会被默认设置为1。
- 当模型中有多个潜变量,且它们之间存在关系时,为了简化解释或者模型识别的需求,可能会选择不同潜变量下不同的观测变量设定为1,以保持模型的稳定性。
3. **是不是要分情况**:确实需要根据具体模型和数据的情况来决定。例如,在某些复杂模型中(如二阶因子模型),可能需要更细致地考虑标定策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遵循软件默认设置或基于理论假设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设定某个观测变量的系数为1是一种模型识别(strong identification)的技术手段,它帮助确保模型的唯一解,并简化了潜在变量的解释。不过,在不同的模型结构和研究情境下,这个做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