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没有零售业作中间环节,工厂生产的产品怎么到达消费者手中?工厂生产的产品首先卖给谁?我们大家都知道,当然是首先卖给中间环节的零售商了,中间环节的零售商没有资金怎么建立商品库存?我们大家必须意识到,在天黑的时候,零售商的商品是没有参与买卖的,我们权当这时候全国零售商手里的商品叫一国库存的总商品,这些有价值的商品是工厂生产出来的,全国商品的总库存量体现了工业上全国实物商品生产的总量和总价值,这个总量决定了所有参与实物商品生产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量,没有这个必要的总量,一国的内需是建立不起来的。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就是用特别的方法拿钱提振供给即拿更多的钱,让我们的民营或国营制造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使他们能够赚更多的钱,而他们赚更多的钱之后,就会给员工发更多的薪水,而员工拿到更多的薪水,更富裕的时候他才敢去花钱。
我们今天不是需要不足的问题,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消费非常少,因为你没有钱,就是这么简单。
聪明点的人都能看出来,国家通过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来促进经济的循环和发展,我们国家不能因为要利用零售业这个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对零售业从业者进行货币剥削,你不能因为发展零售业需要资金,把印钞向零售业者发行的货币当成商业银行的储蓄货币了,前者只具有价值符号而没有价值,后者既是价值符号,又具有价值;前者必须通过零售业建立商品库存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印钞向零售业者发行的货币是不需要资金利息的。也不能叫国家投资。
零售业从业者通过零售服务使库存商品增加一定的付加值后卖出,作为劳动收入。
综上所述可见,建立商品库存,就是建立劳动价值积累,没有必要的劳动价值的积累,就谈上真正的消费。既然商品库存是劳动者的劳动积累,劳动者用自己的工资性收入来购买零售商的商品进行消费又为什么不可以呢?应该不矛盾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0 0:34: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