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财经时事版面发了“逆金融危机而动的产业以及背后的经济学分析”这个帖子之后,发现好像财经时事的大部分网友更喜欢从“道德”而非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为了扩大影响,以及让更多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把上贴的主要内容在此列明,欢迎大家讨论。顺带一提,国外有很多经济类书籍提到过这方面的思考,所以并非原创的思路,但这次危机的“时代感”特别强,所以应该算是“原创”了。
下面是帖子中已经有的分析,欢迎各位继续批判和提供思路!!
1、拍卖收藏:乾隆玉玺以6338万成交 刷新世界拍卖纪录
个人分析:“投资机会市场”和“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现在平衡已经向另一面倾斜了。
2、游戏行业:这个冬天不太冷
个人分析:劣质品的收入效应为负,在宏观经济上的体现。
3、黄金投资:为何黄金如此不同?
个人分析: 市场走向影响了贵金属货币不同职能的价值变化
4、地下产业:性服务、毒品,涨跌互现?
个人分析:生产者团队膨胀,以及消费者心态改变,未来方向未知。
5、低端日用品生产:中国制造!
个人分析:除了2里面提及的之外,要有消费品弹性的原因。
6、电视产业和广告业:膨胀还是衰竭?(感谢geme2008提供思路)
个人分析:还要慢慢看。
7、破产律师:君之美味,我之毒草。(感谢xinxin2008提供)
个人分析:萨伊定律——生产产生需求。
8、出国留学移民:英国还是澳洲?
个人分析:经济周期、理性预期、货币汇率的综合结果。(这个慢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