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92 2
2008-11-28

扩大内需,关键是财产性收入
作者: 周翼虎
2008-11-27 08:13:09
 来源:南方周末

要害不在提高工资,而在增加财产性收入;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投资拉动,而要全力减轻企业负担,保证就业。


为扩大内需计,增加民众收入的确迫在眉睫。问题是如何增加。发少量红包、消费券表明政府有直接让利于民之心,但效果不会很大。如何才能让民众真正有消费的能力与底气?核心在于增加财产性收入。


针对本次危机,扩大内需的核心不在于增加劳动者报酬,而在于增加财产性收入,逐步建立一个“竞争性劳动工资+高财产性收入”的现代国民分配模式。


当前危机下,企业获竞争力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降低税负和人力成本,如此才能使企业生存下去,充分保证就业。同时,政府应建立一个稳定增长的资本市场,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利润。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中产阶级是靠财产性收入培养出来的,从1952年到2000年,美国雇员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48年仅上升不到4个百分点。其居民主要收入增长来源于金融市场的灵活投资。这种减轻单个企业负担与分享整个经济增长成果相结合,以财产性收入拉动内需的国策,中国必须借鉴。


财产性收入的基石是企业效益。企业是生产的主体,是经济运行的枢纽,因此要全力营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在当前形势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更为迫切。政府要进一步给企业松绑,全面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保证企业存活。


扩大内需必须尽量依靠降息、减税、降低民间企业融资成本等常规手段,保证企业生存和就业,而不是依靠国家投资拉动。在现行体制下,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对民营资本有挤出效应,甚至存在资金断裂的可能性。9月份以来对企业的税收大检查,已经暴露出国家财政的外强中干,开始出现负增长。4万亿政府投入不仅加重了与民争利的趋势,如果没有对企业的切实支持,税源不保,国家财政出现断粮,很多工程将可能面临烂尾的危险。


扩大内需也不能强制提高工资。工资是市场调节的,依靠行政力量提高工资,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会导致显性的社会失业增多。在一个全球化竞争时代,在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限制下,劳动者报酬暂时看不到上涨的强力理由。经济萧条时期资本泡沫破裂后,企业收入下降速度肯定要大于刚性的员工报酬下降。因此,中央政府要依靠其他措施,来实施对弱势群体的救济。活跃房地产市场以启动内需


除了维持企业生产保证就业,还要选准投资拉动的内需龙头。政府4万亿投资基建设施、公路铁路等项目回收投资周期漫长,而且很难赢利。明年如果财政收入下降,后续投资很难得到保证。投入的资金无限持续增加,收回的日趋减少,恶性积累,最终可能恶性爆发。因此,要选择更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拉动内需。


房地产关乎产业链条,关乎财富效应,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必须大力发展。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活跃的而非昂贵的房地产市场。只有让中产阶级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才能拉动新一轮增长。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让高房价理性回归,保证房地产市场活跃。房地产市场最可怕的不是降价,而是有价无市。活跃的市场应该是有量有价,而一个已经完全脱离中产阶级承受能力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是不活跃的。中央政府如果为了拯救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迟疑不决,必然要承受更为漫长的衰退痛苦。


此外,当前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如果持续不能放量成交,土地出让价格必定下行,财政在2009年则存在歉收的危险,甚至可能演化为社会危机。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的基本。提高生产,促进消费,就稳住了经济的大盘子。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廉洁、中立的政府。这些年,政府卷入经济太深了,要在根子上花大力气改变这一格局。(作者为北京大学博士)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20499

-------------------------------------------

【论】

只有切实的让劳动人民的钱包鼓起来,切除劳动人民的后顾之忧,敢花钱花得起钱,才是正道。一位的发行纸币,扩大工资收入,增加生产性投资,看到的也只是做到表面文章。人们是以实际工资为判断标准的,自身财产性收入,持久收入的判断,决定了消费行为投资行为。保障就业,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途径。一味强调通过投资带动经济复苏,可能在忽视民生,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使经济发展偏离目标轨道,渐行渐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2:00: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28 11:53: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8 13:19:00
与民争利-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