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子价格问题真的让人感到很困惑。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部分人之所以喜欢存钱,还不就是为了将来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需求不足的部分原因是否应该归因于房价过高呢??就拿北京的房子来说吧,降价10%的话就至少十几万,这十几万用于消费其他东西的话要买多少东西啊!!!可是现在房子有了下降的迹象后,地方政府就想着拯救楼市,到底是为了开发商的利益和他们地方政府自己的利益?还是害怕房子降价波及其他行业?建房子的成本真有那么高么??以至于稍微降价就会严重影响地产商的收益,严重影响其建房子得积极性,以至于严重影响其他行业?
我就想:如果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里不许建高档商品房,比如说只许建经济适用房那种层次的房子,同时精简行政手续,使房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那是不是就会能够极大地促进内需呢?这样还可以解决中国人多而土地相对极度稀缺的矛盾:同样面积的土地,建成别墅的话只解决了一个家庭的住房问题,如果建成20层的经济适用房的话就能够解决20个家庭的住房问题。可是这好像又差不多回到了房地产市场改革以前。
唉,思维很混乱,不写了,期待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