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26 6
2007-05-14

当前对房价的调整很大程度集中在需求的政策上,但是如果仅仅从需求入手打击“炒房”, 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需求结构的长期变化的。人们对住房的真实需求是不可能下降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不断地增加。首先是城市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而要求住更大更好的房子,其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未来几十年还会有好几亿农村居民要进城。即使有些居民现在处于观望状态,短时间持币待购,最终这种需求还是会爆发出来的。面对不断膨胀的真实需求,唯一能抑制房价的措施就是以增加供给为目标,向普通市民提供足够多的低价房,否则想长期稳定房价,只能是缘木求鱼。

那么谁来增加供给呢?一般人都认为是开发商,好像正是由于它们的囤积居奇,造成了房价的节节攀升。其实目前的房价可以说是政府一手推高的,开发商只不过是赶了个顺水人情,以高就高。现在矛头都指向开发商,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为什么这样说?只要分析一下房价的构成就一目了然。房价无非分为四块:建筑成本、地价、各种税费、利润。其中建筑成本一直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不考虑。剩下的地价和各种税费完全是由政府决定的,唯一由开发商决定的是利润。目前开发商之所以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是由于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并不是非法所得,逐利本来就是资本的本性,指责他们根本就于事无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唯一由开发商决定的利润,也是可以由政府调控的。只要政府大量向市场投放低价房,在竞争的作用下,开发商的超额利润必然受到挤压,房价自然就会降下来。

住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有责任维持它的稳定,使居者有其屋,这在世界各国都是说的通的。问题是现在政府只提供象征性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或者根本不提供。不仅把住房完全推向市场,还要与民争利,争相抬高地价以直接获得财政收入。一方面是为了最小成本地获得土地,尽可能压低补偿的在市区大规模拆迁,强行地扩大了需求数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收益,不问用途的高价拍卖,使开发商只能修高档房才能获利,无形之中抬高了平均房价,减少了适合老百姓的中低档房的供给,扭曲了供给结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土地供给越多,房价越高。所以有些地方政府认为房价上升不是由于土地供给的稀缺,是有它的道理的。实际上是土地供给的不当直接造成了房价的上升,这样的土地少供给点也罢。至于各个衙门的税费,那更是谁都不会放弃的到嘴的“肥肉”,只会多收不会少征。所以表面上是开发商在那里炒作,故意把房价卖高了,成了不顾民愤的“奸商”,其实背后的始作俑者是政府,他们不过是替罪羊而已。

最终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切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向市场提供充足的低价房。税费不用多说,只要政府转变一下思路,不要杀鸡取卵,直接增加老百姓的购房成本,使大多数人望房兴叹,而是放水养鱼,通过内需的扩大间接地从相关产业的带动中获得税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的收入不见得会少,还有可能增加。这笔负担解决了,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价了。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的确是稀缺的,没有办法低价大量获得。但是土地的稀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主要取决于交通和配套设施。而这些只能由政府来完成,开发商是指望不上的。唯一可供选择的是城市周边的土地,相对而言并不贵,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只要交通方便,配套设施齐全,完全可以象搞开发区那样,大规模成片开发。政府可以先做好基础工作,然后承包给开发商建房,给他们一个正常的利润,再以成本价出让给居民入住。虽然前期会有相当的投入,但可以从后期经济的发展中得到补偿,这一套在“招商引资”中已被证明的经验可以嫁接到为居民建房。

在各种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的情况下,只要政府不去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眼光稍微放长远一点,只要真的是想降低房价,就这一招就足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4 11:32:00
只有一个错,那就是政府,开发商是可怜的替罪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4 12:19:00
只要加大房屋供应数量,缓解住房的需求,房价怎么可能下不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4 14:0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4 15:24:00

真实的房价成本,你看了就知道开发商有多黑,在现有条件下,地价不变房价降30%完全可以:

房产开发成本很容易算,按照毛胚房,一般容积率1.6-1.8
不计算灰色费用,成本=地价/666.7/1.6+600(历史最高建筑成本)+180(单位面积必交费税,但不含土地费用,前面土地费用已经单列)
以此计算上海天价楼盘开发成本(不含装修)为10000000/666.7/1.6+600+180=9375+600+180=10155。如果有附加条款比如无偿建学校等一般此部分占单位成本不超过5%那么上调为10655,装修费用按照20W/100平方米,精装修成本为12655,上海地价在1000万一亩的小区基本上售价格高于2W。
按中小城市计算地价100W,均为毛胚那么成本=1000000/666.7/1.6+600+180=937+600+180=1717,其实中小城市建筑成本要低于上海,600建小高层造价也够了,即使高估成本为700,100W只有在市中心附近可以有这个价格,实际上那里基本都是小高层,容积率为2.8以上那么修正下:成本=1000000/666.7/2.8+700+180=536+700+180=1416。
如果中国采取国际通行的地价房价分开计算的办法,那么小高层和高层价格会更低,因为那样计算房屋购买价=地价/666.7*单户面积/层数+房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5 11:01:00

房地产高价其实不是光提高供给就能达到的。最关键的恐怕还是要切实看好各职能部门的手不要伸到开发商口袋里去,进而转嫁到买方者口袋。

要想竞标拿地也得大量花钱阿,要不根本不能获得竞标资格。

各种职能部门能查房地产公司的数不胜数,个个都得打发点啊。

政府的部分亲属还利用关系圈地开发房产或者把地拿下来转手给开发商开发,他光拿纯利。

若找政府办事都是黄菊当初在上海给外企开的办事窗口一样一条龙服务,没什么酒桌饭桌的麻烦房地产业不至于到中央政府无法控制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