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681 13
2008-11-28

劳动二重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矛盾吗?”等若问“马克思的资本论”有矛盾吗?

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断然否认了存在这种矛盾。而马克思的敌人不断攻击马克思理论的矛盾,从而论述其中的荒谬。

在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下马克思书写《资本论》的目的。这个问题应该很简单,他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及其学说做一个总结。一是论述资本主义的非永恒性,二是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的著作的标题都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而非《政治经济学》。

罗宾逊夫人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正统派经济学之间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西方正统派即主流派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马克思则认为它是从封建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第二,西方正统派即主流派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各部分的利益是调和的,而马克思则认为不劳动的财产所有者和没有财产的劳动者之间的利益是冲突的。

为什么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一样,是一种历史的阶段,而非人类永恒的生产方式呢?这就是《资本论》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种根本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冲突,这种矛盾蕴含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也就是说,资本最为生产起点是矛盾体,商品作为生产的终点,也是个矛盾体。

在论坛上,我曾经见过一句话:如果你相信资本论的前两章,你就会相信马克思的理论,但我不相信前两章。为什么不相信呢?因为他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

是的,我也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是根植于现实的,而非理论的自身矛盾。矛盾,是事物在一个范畴之内的对立统一。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自然生产到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到社会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商品”这个范畴内在的矛盾决定的。这种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消灭商品才能消灭这种矛盾。而商品这种范畴在被历史终结之前,是不会被终结的。就好比封建主义时代的人,不会知道土地关系会被商品关系而终结一样。

商品的矛盾是什么?商品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有用劳动越多,商品使用价值越多,从而价值越大;另一方面有用劳动蕴含的抽象劳动越少,商品的价值越少,从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越大。这种矛盾就规定了,价值即不能用使用价值的量表示,又不能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相对价值形式)来表示。

进而资本的矛盾是:一方面货币资本越多,实物资本也越多,生产的商品也越多;另一方面,商品越多,价值反而会减少,从而货币资本越少,进而实物资本减少导致经济危机。

这就是所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说过,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罗宾逊读完《资本论》后说:“结果我发现了许多东西,他的追随者和反对者都未曾料到我会发现它们”。我希望作为主流经济学反叛者的罗宾逊夫人说的是马克思的这种矛盾分析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3:48:2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29 17:28:00

   楼主和马克思一样,没有分清商品经济一般中存在的矛盾,和商品经济特殊(比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矛盾。

  比如说,水果和苹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2:12: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8-11-29 17:28:00的发言:

   楼主和马克思一样,没有分清商品经济一般中存在的矛盾,和商品经济特殊(比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矛盾。

  比如说,水果和苹果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对我赞扬,至少你认为我对马克思意思理解还算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22:13: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2:21:00

楼主似乎在偷换概念。

矛盾这个词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解释:

矛盾
  [máodùn]
1.
  矛和盾。《韩非子·难一》中说: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口说,我的盾是最坚硬的,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说,我的矛是最锐利的,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答。后用"矛盾"比喻言论或行为自相冲突或两种事物彼此抵触,互不相容。
2.
  哲学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着的对立的两方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3.
  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相互关系。

很显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矛盾吗?”中的矛盾,指的是词典中的第一种解释,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没有言论上自相抵触的地方”,而楼主论证的是词典上第二种解释,也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有对立的两方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论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有对立的两方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并不能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言论上自相抵触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22:22: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2:41:00
以下是引用枫之华舞在2008-11-29 22:12:00的发言: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对我赞扬,至少你认为我对马克思意思理解还算不错。


我的意思是:

对于商品经济一般存在的矛盾而言,就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直接的矛盾运动,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经济就会出现混乱和经济危机。

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言,一旦利润为零,则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就会出现混乱和经济危机。就此而言,我倒同意马克思的下述观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比其它性质的商品经济,有更大的局限性。这也预示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政府对公共部门投资的必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3:06:00

我坚持这种想法:在小商品时代,产品变成商品是偶然的,生产的有用是基于自我需求或者是基于别人的要求,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先于交换确定的。而资本主义大商品时代,商品只有被交换才能被证实有用。

商品是否为矛盾体是基于这种生产关系的前提,与资本生产的属性相关,不是所有的时代商品都是矛盾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