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收费贵的罕见!!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真实一幕,一位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没钱交学费,孩子的父亲肩挑两担大米问道:这能抵交学费吗?
不知道教育界的官员看到这一幕会有何感触?!
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自一个小地方,父母还都有工作,虽然不多但还可以过得去,家里两个孩子,都要上学,每年父母的工资基本上都是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了(顺便说一句,我爸爸就是一位小学老师)。记得我前两年刚上大学时,每到八月时,家里就要准备我的学费(生活费按月给我),然后存到学校的那张存折以后,就感觉一段时间里家里又没有什么富余的钱了。这还不算我弟弟的学费,把他的也交了之后,真有种一穷二白的感觉。我每月还算比较省,生活费二三百就够了(最多四百)。后来弟弟上高中交择校费交了一万五,再加上平时的学费。虽然父母的工资由几百涨到了一千多,但基本上每年都要把大部分工资送到学校那些人手里。就拿今年来说,我还再有一年毕业,弟弟上大学,至少我今年不用家里的钱交学费了,但弟弟需要,把弟弟的学费凑齐后,这几天家里就剩几百块钱了。现在跟学生相关的东西都在坐上火箭的飞涨。想想我家尚是如此,何况在我家那些没有工作的农民家庭呢?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em05][em05][em05][em05][em05]尽管教育部差不多已经是“祸国殃民”部了,不过,本文的思路和观点却是基本不成立的。
首先,如果经济学还能成为一门学科,那么供求关系基本决定价格一定是条客观规律。盲目地横向比较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虽然我没做过仔细的研究,我相信,在1980年的时候或许上大学的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例更低,不过上大学的人占人口的比例也更低。这就好比1980年时权钱交易更少,不过权权交易更多,你很难说那时就更不腐败。因此横向比较的某些例子也不成立,比如朝鲜,即便它培养出了一些大学生,可它的精英好像是俄罗斯和中国培养的,类似地,中国培养的工程师远比美国和日本多,可我们在尖端军工领域里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教育固然不该是赤裸裸的商品,不过一定要说它是公益事业也不成立。医疗和教育确实已经成为平民返贫乃至贫困的重要原因了,我认识一对夫妻,月收入约在一万五,孩子就读沪港合办的某专业,现被送往新西兰读书,夫妻俩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倒退十年,自己的月开支控制在二千元以下。不过,大学盲目扩招必然会带来大学生过剩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对文凭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平民勒紧裤带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业都成问题(本人的一个朋友,女儿今年大专毕业,第一份工作在三个月转正后才能得到1200元的月薪),相当多的人在教育上的投资要很多年才能“收回”,另一方面天赋(智商、家境、生活区域)更差的人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小,造成这些数目更多的人受到双重压迫。
用高等教育来推动社会公平与高校乱收费都是祸害中国之源。1966年为什么青年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造反?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无法形成充分的就业岗位。那时甚至没有足够的高中和大学来容纳这些生育高峰时来到人世的青年。所以,鼓吹高校收费当高的人不过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根源恰恰在于那些貌似关心社会公平的决策者。
高校盲目扩招只能部分缓解青年人的就业压力,缓解高校教职员工的就业压力和福利待遇问题,未必能达到快速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为什么提出国家机关不直接招收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了?那根本是本末倒置嘛。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青年怎么可能对实际生活有多少经验?那些有经验的当权派总体上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了。
[em05]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