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八刀 发表于 2015-9-21 09:29 
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水的用途确实是比钻石大,那是因为除了水其他的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但这也仅是一种特 ...
所谓“钻石与水悖论”或“价值悖论”正是困扰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表述是这样: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对此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这样:即价值二分法。一种称作使用价值(value in use),另一种被称作交换价值(value in exchange)。使用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交换价值;反之,交换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使用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使用价值(The things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us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no value in exchange; and on the contrary, those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exchang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no value in use)。
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对于一个想要获取这样东西的人来说,事物的真正价格,在于获取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劳动和努力(The real price of every thing, what every thing really costs to the man who wants to acquire it, is the toil and trouble of acquiring it)。
这即是亚当•斯密用以解决这个悖论的理论——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按照现代观点,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个错误的理论。但在当时,这个试图解决“价值悖论”的错误被后来的李嘉图以及马克思继承,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理论是马克思理论成立的基石。在这个基石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合乎逻辑的结果:实行全盘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