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人的能力都是后天实战中锻炼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因此每个人都有个逐步积累能力的过程,下属有热情毕竟是一件好事,好事要办好,如何才能办好呢?我的经验如下: 首先,鼓励肯定这种热情:“好,只有想干事才能干好事,只有想着干大事,才能干出大事,继续注意积累,你将来一定能成大事!”领导这样的赞许下属,听者的心情爽极了,热血在血管里奔涌的同时,会以愉快的心情接收你下一步的安排。千万不能出言不慎:“你不行!你差远了!这么大事能随随便便给你吗?”。一副瞧不上看不起下属的口气和神态,这会伤人心的。也许领导的随意的这样一句话,就有可能导致某人消沉下来,或者辞职走人,甚至可能破灭一个人的梦想。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不能随便说这些话,因为这些话即使当事人没有直接听到,也会间接传到。 其次,在鼓励其热情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培养,如果确有培养前途,就让他参与这些大的事情,做些辅助性和配合性的工作,逐步锻炼培养。培养人才有一过程,不要看到他有热情,不管其能力如何,就一下子放到重要的岗位上,这是对企业组织也是对他本人的不负责任。因为,就能力来讲,用人的原则是能力大者可以小用,但能力小者千万不要大用,不要超出其能力,可以适当高出其显在能力,但必须在其当期的潜在能力范围内。对下属当期的潜在能力的估计是领导识人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指标。 第三,在培养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加以理论指导。领导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容易疏忽的问题就是“只考不验”,更谈不上辅导、帮教、引领。领导在考验某人和让某人到某岗位锻炼时意识和目的非常清楚,问题出在当下属去锻炼接收考验后,离开了领导视线,领导一忙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下属考了半天没有人来验收;岗位上锻炼时没有人指导,走歪了脚步也就一直歪下去,等量变生质变后,领导这才意识到,但为时已晚,十分可惜。下属的锻炼成长是有一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以及质量的高低不仅与本人的悟性有关,更与他人的帮教,尤其是领导点拨指教密切相关。优秀的领导一定是一位帮教下属成长的高级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