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1827 7
2015-09-25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讲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个主观上很好理解。
第二章讲 效用,通过无差异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并证明向右下方倾斜。


这里,无差异曲线本身的假设比较理想化和片面,因为
1.效用本身是个很主观的感受,不好评估和量化,增加部分物品,减少部分物品是否仍然能保证总效用一致也是比较模糊的。
2.无差异曲线,两种物品的组合。世间万物,人面临太多太多的选择和组合,实际应用中, 2种物品的组合似乎没什么意义。

又因为,后来我们知道需求曲线实际上可以右下方倾斜,也可以右上方倾斜(吉芬),也可以水平和垂直(特殊物品或公共物品等)。

那么由一个不完备的假设  来 推导证明一个不确定曲线的某一种情况,这里面的意义在哪里?

需求曲线主观上非常好理解,为什么非要发明一个无差异曲线来证明它,难道仅仅是因为要从数学上证明推导吗,而这个假设和推导又是非常片面有缺陷的,

另外又不知道无差异曲线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发明它 仅仅是为了证明需求曲线吗?

读到这里,非常困惑,请各位老师和高手指点。。。
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25 08:48:42
经济学上的每一个定理都是有严格假定的(如需求定理等等),假定的作用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和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需求定理只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如果加上其他因素,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就不是需求定理描述的那样了),这同样适用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个分析工具(并不只用于消费者行为分析),其应用价值在于可以分析消费者在一定收入下怎样获得最大的效用。因为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企业是获得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是获得效用最大化,那消费者怎么获得效用最大化呢?这就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5 12:30:23
楼主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片面了。
一是经济学理论里的效用来源于exchange value,注意不是value。经济学里的效用是序数,而不是基数。我们只需要知道消费A商品的效用大于消费B商品的效用,而不需要知道A效用比B效用多了多少。这就是为什么消费函数经过单调变换不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这一点从显性偏好也是可以证明的。
二是经济学里有一章叫做composite goods,里面证明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化万千商品为两种商品进行讨论。有意思的是,讨论三种商品时有时会带来麻烦,但是,严格显性偏好能解决,这一点有点勉强。但是什么社科理论没有一些较强的假设呢?
三是需求曲线表面上好理解,但它是来源于对效用最大化和消费成本最小化的。需求曲线也包括马歇尔需求曲线和希克斯需求曲线。背后的基础是Optmization。需求曲线的斜率可正可负,甚至为0,背后的区分都在optmization方程上。
希望能帮到你,尤其希望能解除楼主对经济学是科学的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7 12:11:59
同意楼上!lz的问题其实也挺犀利的~感觉很多社会科学面对现实世界都会有窘迫的时候,不过这也是它们有意思的地方~
1.效用如楼上所说,只是给每种商品排了序,不管绝对效用是多少,只要喜好顺序不变,最后消费的行为/结果是不变的。绝对数值不会影响最后决定。

2.偏好-需求理论在理论上是完备的,我说“完备”的意思是可以由它的假设条件逐步理性地推出它的结论-需求曲线下倾。但确实如lz所说,它不能完全解释我们在现实中观测到的情况。那就说明现实情况中有些商品不能满足我们预先做出的假设。那我们可以继续修改假设了。如果吉芬品/公共物品与符合假设的商品是可以完全区分的,那我们至少解释了部分现实;如果它们不可完全区分,或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那我们是否可以放松一些假设条件达到效果?这些其实也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在问的问题,lz可以了解一下行为经济学(虽然我是一点不理解),听说是这种经典理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3.感觉以科学为目标的学科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而不是彻底颠覆性的研究,很多新生的理论后来都是原理论的一个补充和拓展。至于“主观上好理解那为什么要用理论解释”就像看见一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我仍然不能确定下一个苹果会不会从树上掉下来,觉得属于个人信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8 12:30:21
非常感谢楼上各位,清晰了很多。
但是有一点,无差异曲线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有什么决策是只包含2种物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 19:22:38
首先,Lz认为世间万物,而无差异曲线只代表两种物品的组合的理解就不当,完全可以把X看做一种商品,而Y看做一种复合商品,它代表除X外的其他一切东西,当然也可以看做货币。然后,LZ关心的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注意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衡量了消费者行为的比率,即在比率上,消费者处在交换或者不交换的边际上,MRS衡量的是一种边际意愿,即为多消费一种商品愿意放弃的东西,这种意愿取决于偏好不是价格。在讨论一般均衡中的交换的时候,也会看到无差异曲线的重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