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345 1
2015-10-30
再回到我们最初的命题,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使得金融学渐渐从微观经济学的母体上脱离,成长一门独立的学科呢?

作为脱胎于经济学的学科,金融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曾无二致。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不无幽默的说,“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供给“需求”两个词语,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理性预期+ 约束条件下的供需一般均衡是经济学中最经典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给定约束下由消费者效用最大(理性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决定需求曲线,市场约束和技术约束下由供给方利润最大化决定供给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则为均衡产量,相应形成最优均衡价格参数。这就是最经典的数量-价格机制。一旦离开这个均衡,市场供求力量则开始起作用,导致价格变动。无论模型多么复杂,其核心都是这样。

这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是极度实用和科学的。举个例子,房地产的价格,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变动过程。如果需求不变,减少供给,会导致价格上升– 所以限购一定导致价格上升。如果需求和供给都不发生大的变动,增加交易中的市场摩擦,使得交易成本上升,会导致价格上升– 所以加税会导致价格上升。这些都是任何一个经济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都应该明白的基本经济原理。可惜的是不是所有浅显的真理都能得到认可。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无知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经济学的这个分析框架帮助解决了很多人类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然而,这个强大的分析工具到了金融市场,却变得有些捉襟见肘。首先,金融市场的供给曲线十分模糊- 试想一下,任意一个投资者既可能成为供给方(出售证券)也可以成为需求方(购买证券),另外,卖空机制,衍生产品等等因素导致供给曲线难以确定。比如说,如果没有卖空限制,供给几乎可以视为无限。更重要的是,金融产品是高度可替代的!投资者追求的是金融产品所蕴含的风险-收益特征而不是产品本身。举个例子,买苹果手机和买苹果公司之间的动机有着本质差别:用户对于苹果手机的黏着度远远大于投资者对苹果公司股票的忠诚度。只要另外一个股票能提供和苹果公司一样的风险-收益率,投资者很容易将其取代 - 这意味着金融产品的需求具有完全弹性!

很明显,传统的供求分析在解决金融市场问题是碰到了困难– 那么,究竟要怎么判定什么是金融资产的“合理”价格?无套利分析方法因此浮出水面,开始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古老的谚语告诉我们-“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金融市场的“无套利”正是这一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常运行的金融市场中,不会存在着长期的套利机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些资产的价格,来推断求解其他资产的价格,使得“无套利“的条件被满足。这个分析思路和金融产品的高度替代性是完全一致的。只要风险收益是一样的,我们不关心拥有什么样的证券,我们只关心各个替代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布莱克-舒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正是这一“相对定价”思想最简单精确的表述)。

和传统经济学的关注点不太一样,金融学的定价理论不太关心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过程,我们关注的是特定的资产之间是否有一种合理的相对水平,从而使得市场没有套利空间。换句话说,在商学院范式的金融学中,我们更关注在给定的价格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而经济系范式的研究的更注重价格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

从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之后,无套利在金融学研究中的盛行使得经济学研究奉为神祗的“一般均衡”走下了神坛。无套利只是一个局部均衡 - 市场处于均衡的时候一定没有套利机会,但是无套利的情况却不一定达到均衡。这使得金融研究从此脱离了一般均衡的十字架- 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金融数据推导出其他资产的“相对的合理价格”而不去理会这个价格是否相容于“一般均衡”。这样一来,以无套利分析方法的金融资产定价方法也就具有了更大的一般性。

从马科维茨的第一次华尔街革命到布莱克-舒尔斯的第二次华尔街革命,金融学和金融实践的发展轨迹如同藤蔓交缠。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同时,每一次市场的嬗变都是理论突破的结果。和很多学科近似空中楼阁的理论研究不一样,金融学的研究导向一直是现实的世界,而海量金融数据的存在又使得研究者可以得观察和分析真实市场运行的规律和脉搏。

在这个星球上,财富仍然是最令人热血贲张的梦想。半个世纪以来的人类社会变迁为我们展示了金融的魔力 - 通过金融市场, 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膨胀和飞速发展。金融犹如童话中点石成金的魔杖,吸引着成千上万聪明而富有野心的人群。

而刚过花甲之年的金融学还只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罢了。未来是未知的,未来不要是无知的。对于金融学来说,一切的探索仍在路上。

来源:一分钟金融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3 00:30:3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