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3341 2
2015-11-02
最近,我看到DID方法在各种文献中用的很多。附件中文章用了这一方法。我有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看王鹤丽的论文,我很奇怪,见第17页方程(1)。在这个方程中,按照道理说,既然Takeover _ protection必须两种情形都符合才等于1:在DELAWARE州,并且在1996年后。这里Takeover _ protection实际上是两个dummy variable(分别是是否属于delaware和是否在1996年后)的乘积项。而一般的DID用OLS就可以解决,而回归中需要用到这两个乘积项的主效应,如下文你所说的针对soe\shock\soe_shock 的回归(reg distance soe shock soe_shock [control variables])。那么在王鹤丽的论文中,那两个主效应那里去了?



这种没有主效应的情况很多论文中我都见到了。另一篇文章也是如此,见模型(PP.454)。所以为何主效应都消失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谢谢.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 15:39:07
上一段话有些小问题。在此修改:

最近,我看到DID方法在各种文献中用的很多。附件中文章用了这一方法。我有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看“FIRM SPECIFIC KNOWLDGE ASSETS AND ceop turnover”论文,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鹤丽。我很奇怪,见第17页方程(1)。在这个方程中,按照道理说,既然Takeover _ protection必须两种情形都符合才等于1:在DELAWARE州,并且在1996年后。这里Takeover _ protection实际上是两个dummy variable(分别是是否属于delaware和是否在1996年后)的乘积项。而一般的DID用OLS就可以解决,而回归中需要用到这两个乘积项的主效应。那么在王鹤丽的论文中,那两个主效应那里去了?
这种没有主效应的情况很多论文中我都见到了。另一篇文章也是如此,见模型(PP.454)。所以为何主效应都消失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没有主效应的情况很多论文中我都见到了。另一篇文章也是如此,见模型(PP.454)。所以为何主效应都消失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 19:15:18
他们用的是面板固定效应估计,在满足特定条件下也是DD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