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24 18:56:00
我来了,哈哈,娘家人也来帮忙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4 21:00:00
快继续啊!我们都在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4 21:38:00

怎样度量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我个人认为用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来度量,比用劳动时间度量要好。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度量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能量可以通过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的乘积来计算。这就是给我结论。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物理学的一些作法。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学量,如质量,是怎么度量的呢?是找到“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高度和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1819年国际计量大会上批准为国际千克原器”作为一千克的标准,其它的物体的重要都是通过与它进行对比得到的。第二个单位秒:“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原子秒定义取代历书时秒定义。即将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相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定义为一秒。按此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已优于十万亿分之一秒。”第三个单位米:“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第四个单位K,绝对温标:“是建立在卡诺循环基础上的热力学温标。规定摄氏零度以下273.15为零点,称为绝对零点。其分度法与摄氏温标相同(即绝对温标上相差1K时,摄氏温标上也相差1);所不同的只是绝对温标上水的冰点定为273.15K,沸点定为373.15K。目前中国已规定采用这种热力学温标。”第五个单位,摄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斯卡)下,水(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为100等份,每等份为1。”

从上面物理学的作法可以知道,对于单位价值量的规定来说,必须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以及便于比较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很明显,与价值量的度量最相近的是摄氏温标的形式。我们假设一个正常健康体重75千克的人,外套太空服或类似不透气不透汗、水、尿液在内的紧身服,只留口鼻在外,他在喝掉50%含水量的1L葡萄糖液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客厅的一个磅秤上,以5米每秒的速度奔跑B小时后体重差为0时的平均劳动强度为100个单位价值量/小时。将其平均100等份,即可得到单位劳动强度。则可以知道,任何劳动形式对应的体重差为0时的劳动强度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因此只要知道单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4 21:54:00

可能这种度量方式还不够完善,但是通过这种思路,一定能找更加准确地度量价值量的方式。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00518-1-1.html&star=1#311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4 23:4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4 16:1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4 14:02:00的发言:价值测量的精确度是相对于人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来说的。所以,价值测量是相对的可测量,而不是绝对精确的测量,如何说可以绝对精确的测量与说完全不可以测量的人都是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陷阱!

什么叫“相对的可测量”?

什么叫“相对于人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

“相对”到什么“程度”或“地步”,才算“不形而上学”?这由谁说的算?

上面这段话,没有任何可操作的意义。

大家如果想说出类似的话,可以说出无数条来(也永远不会错),但没有一条可以告诉大家具体如何操作。

请问你吃饭之前时知道自己这一餐正要吃的饭是多少?可能你会说不知道。不错,由于胃口的好坏会有不确定性,有时可能一碗饭有时可能两碗饭,但是,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一个自己知道的大概范围,这个大概范围是人自己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测量;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统计反馈;更为科学的是用医学的检测仪器。当然,一般我们没有感到不对劲是没有必要去动不动就也用医学的检测仪器的,这些检测仪器的测量虽然比较精确,可是却麻烦而且费用高。一般营养比较过剩与不良者才需要经常去用这些检测仪器的测量,看看需要补补那些营养品,是钙铁锌还是维生素或者是蛋白质等等。

人现有的认识越是信息完全、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越是先进,测量的精确度就越高。

至于“相对”到什么“程度”或“地步”,才算“不形而上学”呢,这就看在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下,这个人的行为是否能利用这些条件而言,比如,在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可以较为确定你已经严重缺钙,再不补充就要引起骨质疏松症或者已经是骨质疏松症,再不补充可能会瘫痪,你还是不听别人言,那么,你就吃亏在眼前的机率大大提高了。当然,你可能还是会说,这些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都是未必百分之一百精确的,如果有百万分之一的不确定性我就不会相信,那么,我就会说你这时就是陷入了执着的、“形而上学”的状态了,因为你只是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或者抓住测不准原理不放,孤立的看问题,这不是执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是什么?

你随便问一个人:如果你用一块钱去买彩票,有百万分之999999的机会可以中一百万,输了就一块钱赢可以一百万,概率为50%,可以说谁不干谁是傻瓜,你还只是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或者抓住测不准原理不放,孤立的看问题,愿意去做傻瓜吗?请问这由谁说的算?当然不是我,而是由这个客观的概率,当然,最终尤其是你这个操作自身肌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或者意识来选择确定呀!

其实对于效用的测量问题我们几年前就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究网讨论过,版主先生没有印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0:15:00
请看:《广义效用论与效用基数和效用序数问题 》与 
需要和价值与边际效用以及功用(能)的关系》、《物品(系统)功用价值与健康医学的经济学原理 》 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0:48:00

度量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我个人认为用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提醒:这里的“劳动”是狭义的人力(包括:体力与脑力之和)劳动即活劳动,不包括与生产资料等死劳动,因为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不同,一起综合产生的生产力系统即活劳动与死劳动之和也会有不同。所以,如果不指定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讨论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也是没有意义的。总之,任何关于人的价值测量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中相对于人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来说的。离开这个就容易产生纠纷。

度量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可以用“卡路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8.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1:02:00

另外,你们可以看看我与pengleigz网友的讨论:《价值的测量问题 》

[
 2 3 4 5 6 7 8 9....13 ]
和我在这次讨论中总结的帖子《我的价值概念与测量方式和“功用率”、“满足率”的提出 》、《广义的价值与价格概念关系 》、《价值的实现过程
[
 2 ]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8:31: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4 23:46:00的发言:比如,在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可以较为确定你已经严重缺钙,再不补充就要引起骨质疏松症或者已经是骨质疏松症,再不补充可能会瘫痪,你还是不听别人言,那么,你就吃亏在眼前的机率大大提高了。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判断“严重缺钙”的操作方法,不是你们这类人提出来的。

你们也不可能提出可操作的检验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8:32: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4 23:46:00的发言:至于“相对”到什么“程度”或“地步”,才算“不形而上学”呢,这就看在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下,这个人的行为是否能利用这些条件而言

说这些,不如具体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测量方法。

类似的话,任何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有什么意义吗?

不过,是在同义反复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8:37: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4 23:46:00的发言:请问你吃饭之前时知道自己这一餐正要吃的饭是多少?可能你会说不知道。不错,由于胃口的好坏会有不确定性,有时可能一碗饭有时可能两碗饭,

这与你们想设计的“对价值量的度量”,是两回事。

“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饭”,与“如何测量吃了多少饭”,是两回事。

Do you know?

你们的“价值量”的测量,就类似于“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8:41: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4 23:46:00的发言:你随便问一个人:如果你用一块钱去买彩票,有百万分之999999的机会可以中一百万,输了就一块钱赢可以一百万,概率为50%,可以说谁不干谁是傻瓜,你还只是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或者抓住测不准原理不放,孤立的看问题,愿意去做傻瓜吗?请问这由谁说的算?当然不是我,而是由这个客观的概率,当然,最终尤其是你这个操作自身肌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或者意识来选择确定呀!

不要用抓住“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或“测不准原理”不放来搪塞,这又是两回事。

说了半天,你都不如提出一套可操作的方案,来判定。

现在说的是方案的可操作性问题。楼主与你,可否真地提出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

你的“神经系统”如何选择的,为什么就不肯告诉大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09:20:00

282楼:

有个很简单的价值测量方法: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0:01: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5 9:20:00的发言:有个很简单的价值测量方法: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

“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具体如何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0:03: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0:48:00的发言:度量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可以用“卡路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8.htm

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与物理量的测量,不是一回事。

这个网页上告诉大家测量是如何操作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0:05:00

所谓"calorie",无非是能量的一种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

单纯指出这种单位,并没有给出如何测量“价值量”的具体操作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0:08: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0:48:00的发言:度量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我个人认为用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提醒:这里的“劳动”是狭义的人力(包括:体力与脑力之和)劳动即活劳动,不包括与生产资料等死劳动,因为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不同,一起综合产生的生产力系统即活劳动与死劳动之和也会有不同。所以,如果不指定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讨论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也是没有意义的。总之,任何关于人的价值测量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中相对于人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来说的。离开这个就容易产生纠纷。

上面这段话,说了等于没说——没有任何可操作的意义。

大家要想说出此类话,可以不加思索地无穷无尽地说出来。

我说你身上有一“物理量”,表征了你“灵魂”的大小(或多少),却没有给出任何测量方案,你认为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1:43:00

。。。。。测不准原理。。又不是在讨论量子力学

不确定性和测不准原理还是有差别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1:4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5 10:0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5 9:20:00的发言:有个很简单的价值测量方法: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

“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具体如何理解?

以你为例,假设你1小时取得3斤大米,那么,3斤大米于你的价值就是1小时,也就是说,3斤大米于你来说,等于你1小时取得的任何其他物品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1:48:00
基本上,如果一个理论找不到一个可观测的事实支撑,最多只是一个假说罢了。版主其实就是要你拿出可观测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有可以支持其理论正确性的事实。不然你的构架就算再完备也是没有重大解释意义的。当然,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式”的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2:14: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4 21:38:00的发言:
怎样度量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我个人认为用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来度量,比用劳动时间度量要好。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度量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能量可以通过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的乘积来计算。这就是给我结论。
 ............................
从上面物理学的作法可以知道,对于单位价值量的规定来说,必须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以及便于比较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很明显,与价值量的度量最相近的是摄氏温标的形式。我们假设一个正常健康体重75千克的人,外套太空服或类似不透气不透汗、水、尿液(!!)在内的紧身服,只留口鼻在外,他在喝掉50%含水量的1L葡萄糖液(未免太浓了吧,你不怕这人喝下去就不省人事了,呵呵)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客厅的一个磅秤(磅秤还能当跑步机用,有趣),以5米每秒的速度奔跑B小时后体重差为0时(你的意思是与喝下去之前相比吧?可是你的汗液尿液等也在这个重量里面呢,你如何由此分析不同人之间排泄物质量区别,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的能量消耗的不同?)的平均劳动强度为100个单位价值量/小时。将其平均100等份,即可得到单位劳动强度。则可以知道,任何劳动形式对应的体重差为0时的劳动强度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是吗?每个人都要去跑一下?)因此只要知道单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来。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你想让我圣诞节快乐无极限啊?呵呵!

不如老兄自己这样搞搞,我会更有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2:2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5 11:4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5 10:0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5 9:20:00的发言:有个很简单的价值测量方法: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

“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具体如何理解?

以你为例,假设你1小时取得3斤大米,那么,3斤大米于你的价值就是1小时,

也就是说,3斤大米于你来说,等于你1小时取得的任何其他物品的价值。

如何定义“取得时间”?

是排队领救济粮?还是辛苦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2:32: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2-25 11:48:00的发言:
基本上,如果一个理论找不到一个可观测的事实支撑,最多只是一个假说罢了。版主其实就是要你拿出可观测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有可以支持其理论正确性的事实。不然你的构架就算再完备也是没有重大解释意义的。当然,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式”的科学。

别在这里明贬暗褒了,什么叫“就算再完备”,什么“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式”的科学”?

难道楼主的理论在某种环境下,还能被包装成有一点点理论意义的东西吗?

看在你比较诚实的个性签名上,劝你一句:

学问这个东西,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勉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4:20:00
"如何定义“取得时间”?

是排队领救济粮?还是辛苦工作?"

即整个取得大米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是排队救济还是辛苦工作,由你喜欢。根据我的理论判断,你选择的取得方式是你效用生产率最高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4:4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5 14:20:00的发言:
"如何定义“取得时间”?

是排队领救济粮?还是辛苦工作?"

即整个取得大米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是排队救济还是辛苦工作,由你喜欢。

根据我的理论判断,你选择的取得方式是你效用生产率最高的方式。

某产品的价值就是取得的时间?取得时间越长,产品价值越高?

什么叫“效用生产率”?

这样定义的话,马克思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不是更好吗?

选择取得方式用“机会成本”概念理解不是更好吗?

为何要用你的“定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5:03:00

"某产品的价值就是取得的时间?取得时间越长,产品价值越高? "

取得时间越长,产品价值当然越高。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人们倾向于在单位时间里取得的效用最大,即效用生产率最大化。

什么叫“效用生产率”?

即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

这样定义的话,马克思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不是更好吗?

马克思的必要劳动时间到底是什么?可以测量吗?如何测量?估计没人知道。

选择取得方式用“机会成本”概念理解不是更好吗?

为何要用你的“定义”呢?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就对了。问题是,机会成本解释的范围很狭窄,不能充分运用到人的所有自主活动当中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5:52: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5 12: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2-25 11:48:00的发言:
基本上,如果一个理论找不到一个可观测的事实支撑,最多只是一个假说罢了。版主其实就是要你拿出可观测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有可以支持其理论正确性的事实。不然你的构架就算再完备也是没有重大解释意义的。当然,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式”的科学。

别在这里明贬暗褒了,什么叫“就算再完备”,什么“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式”的科学”?

难道楼主的理论在某种环境下,还能被包装成有一点点理论意义的东西吗?

看在你比较诚实的个性签名上,劝你一句:

学问这个东西,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勉强。

您别跟我急啊。。我就一路人甲在当围观群众。。。我是把s版主的话翻译一遍给楼主听而已啊。因为我看上面他们的争论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嘛。

至于我说的什么“完备”和“经验式”是在他们两个都讨论到物理学甚至哲学去了,我基于此才冒出这一句而已。我们完全不用纠缠这个。至于做学问要诚实我完全同意并以此勉励自己。

我也没明贬暗褒吧。。。我终究是接受正统教育的学院派。。

PS:你们显然太小看民科的杀伤力了,跟民科争论会不断被他们抽蓝,而且会被加上若干不可驱除的debuff,万一被他们的致死光环照到,还会处于狂暴状态不断少血。我太有经验了。不可以和他们正面交锋,他们的原则是用自己的理论证明别人的错误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他们自己错了。你说这还有什么好争的。n大学院派高手也搞不过一个民科是正常的,因为他根本就不跟你打一套牌,而且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你要认真对待你绝对会疯掉,你要一笑置之又有失科学精神,毕竟人家是已讨教的形式上门的。

不过,我觉得,比如经济这门学科,其实民科很多都来自第一线,他们观察的现实自然有支持他们怀疑的论据,而学院派是否对应该这种来自社会最前线的质疑有着包容的反思态度,在科学角度(当然不是他们的角度)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呢?

你们的争论根本就是学院派和民科之间争论最典型的写照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6:33: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2-25 11:48:00的发言:版主其实就是要你拿出可观测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有可以支持其理论正确性的事实

还没到这个地步。

如果理论中的量本来就是不可观测的,“可观测的事实”也无从谈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6:37: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2-25 15:52:00的发言:你们的争论根本就是学院派和民科之间争论最典型的写照嘛。

“民科”这种说法,本人也不知说什么好。

其实,“民科”也好,“学院”也罢,关键看,有没有一个起码的治学态度,是否坚持一些起码的治学原则。

单纯扣上“民科”或“学院”的帽子,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16:41: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2-25 15:52:00的发言:他们的原则是用自己的理论证明别人的错误的

他们常用的原则是,用批评A理论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正是逻辑之滑稽所在。

A理论与他们的理论,是非此即彼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